【本報綜合報導】台灣知名藝術家陳浚豪在台北耿畫廊舉辦「還我河山——陳浚豪個展」。展出的畫作以流落海外的中國名畫為臨摹對象,全用釘子打造而成,創作歷經兩年,使用約一千萬根釘子。
從一九九七年開始,陳浚豪即運用工業化「圖釘」作為創作媒材,在空間中、畫布上以理性安排點、線、面的造型構成與光學原理,讓觀眾藉由位移對作品獲得不同感知,在台灣當代藝術圈中獨樹一格。直至二○○九年底,才開始以「蚊釘」創作。利用木工裝潢時所使用的特殊「蚊釘槍」,進行古畫臨摹創作。
對他來說,這樣的臨摹是極為個人式的創作,也延續了先前的創作慣性—「在材質的限制性下,尋找創作的可能性」。陳浚豪運用蚊釘與傳統書畫的水墨置換,視個人的臨摹為「再創作」的創作方式,將眾多書畫典範,以當代書寫的方式,賦予其嶄新面貌。
「還我河山——陳浚豪個展」展期為即日起至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