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典名畫》 雷諾瓦繪畫的人間道場鋼琴前的少女

嘯鯤 |2006.12.14
6612觀看次
字級

雷諾瓦(1841-1919 Pierre Arguste Renoir),童年家境非常清苦,只靠做裁縫的父親來維持全家的生活,從小即對音樂和繪畫顯現出異常的秉賦,但因經濟的關係,都無法接受正規的訓練,但他仍選擇後者,作為他一生的職志,然而他也從來沒有放棄對音樂高度興趣與熱忱,在日後的人物畫創作中經常出現各種不同樂器相伴,流露出他生命中流淌著這兩種內在音感與外在色覺相互交融滲透的血液密不可分。

他之所以選擇繪畫,是因為來自拮据經濟的生活窘境,十三歲便進入陶瓷廠當了童工,畫起彩繪,暫時解決家計,卻也帶來雷諾瓦小小心靈中對繪畫一種堅定的信仰與偏好,不久,旋即轉而繪畫扇子及窗簾,那種在細微處展現敏銳觀察力與表現力的陶瓷畫經驗,輕易地轉移到只有兩個巴掌大的扇面,更造就了他捷快而精準的手和眼。

那種凡事都要看老闆和顧主的臉色,但又要突出自己對藝術那份特殊的情感與執著的矛盾,意外地成就了他繪畫創作上,老少咸愛的通俗題裁中,個人生命特質的生發與彰顯,而在諸多頂級大師環伺競爭的印象主義風潮中,獨樹一幟且又名留千古,成為一位無分國界、無分種族、無分年齡,家喻戶曉的印象主義畫家。

「鋼琴前的少女」畫作,是雷諾瓦筆下,典型細膩人物描寫與一種溫柔婉約帶著聖潔輝光的平民女性,在象徵著雷諾瓦童年記憶光景回溯與空白填補的鋼琴前,分別由真摯深情的姊妹兩人扮演雷諾瓦心中時刻不離的音樂天使;畫中右上帶著彩繪瓷瓶的盛開的紅白為主花朵,就像在鋼琴前彈奏樂曲並高歌合唱的美麗心境與濃郁的姊妹親情般感人肺腑。

雷諾瓦的畫,有來自天堂的歌聲與聖地的歡愉的色彩,哪怕他的模特兒都來自貧困階層的平民百姓,卻泛發著一種純淨無染、天使般稚潔的氣質;雷諾瓦的畫不是一般藝術家、畫家刻意經營的人間道場,他是藉由世間的平凡眾生的平凡演出,來訴說他對生命中最真誠可貴的心靈讚誦,如同他這幅畫,雷諾瓦精神淨界的光照,被溫情地賦予在少女的纖手、琴鍵、瓶花、窗簾和清麗的歌聲之中。

他從來不曾說過自己是藝術家,那麼,他是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