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雅迷人的莎希(Shashi)是位傳統的印度家庭婦女,她的丈夫在公司居要職,婆婆待她平易可親,兩人撫養著一對聰慧伶俐的兒女。圖/甲上
優雅迷人的莎希(Shashi)是位傳統的印度家庭婦女,她的丈夫在公司居要職,婆婆待她平易可親,兩人撫養著一對聰慧伶俐的兒女。圖/甲上
優雅迷人的莎希(Shashi)是位傳統的印度家庭婦女,她的丈夫在公司居要職,婆婆待她平易可親,兩人撫養著一對聰慧伶俐的兒女。此外,莎希更擁有一手好廚藝,她所製作的甜點,不僅為她帶來許多讚美,甚至成為賺外快的來源,這種種都讓莎希過著看似人人豔羨的主婦生活。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莎希的丈夫及女兒,不時嘲笑她的英文能力。女兒一度拒絕讓她參與家長日,因為只能說印度話的媽媽讓她有失面子;而丈夫面對外人稱讚妻子的好手藝時,卻認為她生來只是為了要做小甜點,以為莎希的甜點最好只讓他一人獨享,當然更無法認同她的小買賣。
被家人排擠在圈外、不被認同,讓莎希覺得很委屈。但忙碌的家庭生活,她只能選擇將不滿擺到最後順位,最終默默承受,直到在美國的姐姐,拜託她到紐約幫忙外甥女婚禮,才發現這下代誌大條了!
自我的認同
莎希獨自飛往美國,一路小心翼翼。到紐約後,語言歧視問題讓她的生活備感艱辛,於是下定決心偷偷參加短期美語課程。在課堂上她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他們一起學習,用英文分享彼此的文化、工作與食物。
來自法國的廚師羅倫,對她頗有好感,更公開表示自己對她的愛慕,這讓在家中備受冷落與歧視的莎希,感到非常開心,不過礙於已婚的身分,莎希只能回絕這分情意。
短短兩周學習,雖沒有讓莎希的英語脫胎換骨,但卻讓家人看到她這段血淚交織的心路歷程。莎希大概作夢都沒想到,當初惶恐的紐約之行,竟讓她在這段寂寞的旅程中,慢慢學習、摸索,並找回自信,認清自己的處境。她最終了解到,面對丈夫、子女,她缺的並不是愛,而是自我認同,以及家人的同理心與尊重。
不一樣的寶萊塢
《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以「英文」穿針引線,探討印度當代社會逐漸興起的性別平等與女性自覺議題。
儘管電影內容仍稍嫌平鋪直敘,部分強調文化多元的橋段過分刻意,甚至還帶著點理想主義。但整體而言,劇情節奏明快流暢,加上摻雜多種文化元素:印度風情、紐約地景、法國浪漫等,都讓本片顯得豐富多彩,大獲觀眾好評。
對於印度社會來說,女人地位低下的觀念根深柢固,能將女性覺醒議題搬上銀幕,並引起迴響,是甚為罕見的事。
近年來,《心中的小星星》(2007)、《三個傻瓜》(2010)《我的名字叫可汗》(2010),印度電影開拓出有別於過往長篇浪漫奇情,載歌載舞的陳套,走入以社會寫實,片長相對精簡的模式。涉及之議題,從針砭印度教育制度,到檢視穆斯林族群與西方世界的關係等,加上平淺易懂的敘述,都大大提升了印度電影的可看性。
而到了《救救菜英文》,不僅在編劇、拍攝手法與投資成本上,顯見更為勇敢大膽,甚至挑戰印度文化傳統,進行價值上的辯證,頗具更上一層樓的態勢,轉變成令人值得期待的寶萊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