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陳莉雯 |2014.06.07
1704觀看次
字級
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圖/天馬行空提供
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圖/天馬行空提供
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圖/天馬行空提供
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圖/天馬行空提供
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圖/天馬行空提供
紀錄片《反安保:藝術之戰》 藝術言說政治 圖/天馬行空提供
美國女導演琳達‧賀倫(Linda Hoaglund,右圖)於日本出生,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因熟諳日文,在此之前曾參與多部電影的英文翻譯,亦接觸多位知名反戰藝術創作者,如濱谷浩(攝影家)、中村宏(畫家)等人。她開始想構想,也許,可讓一幅幅塵封許久的畫作,重新述說那段充滿「憤怒與悲傷的日子」。圖/天馬行空提供

文/陳莉雯 圖/天馬行空提供

春寒乍暖,透著幾許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壓抑多時的悲憤情緒,伴隨著焦躁的青春,暗流湧動。爆發,只是時候而已。

美國女導演琳達‧賀倫(Linda Hoaglund,右圖)於日本出生,從小接受日本教育。因熟諳日文,在此之前曾參與多部電影的英文翻譯,亦接觸多位知名反戰藝術創作者,如濱谷浩(攝影家)、中村宏(畫家)等人。她開始想構想,也許,可讓一幅幅塵封許久的畫作,重新述說那段充滿「憤怒與悲傷的日子」。

「安保」下的日本

二次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美國以同盟戰勝國之姿進駐日本,並與日本政府簽訂「美日安保條約」。隨後,即在日本境內展開各項軍事、經濟、政治改造計畫。美軍剷平日本農民賴以維生的良田,造築起大規模的軍事基地。基地周邊,架起層層鐵絲網,圍起了美軍及其家眷的安全界線。

對於住在基地附近的民眾,鐵絲網內,更像是個禁忌領域,避之唯恐不及。因為,軍用卡車毫無顧忌的高速行駛,撞死人的事件、酒醉大兵性侵當地婦女,案件層出不窮。不僅讓民眾的日常處於危險狀態,頻繁的軍事操演,更挑動了民眾內心深處對戰爭的恐懼。

一九六○年日本國會快速通過與美國「美日共同合作安全條約」(新安保條約),雖已取消不平等條款,但依然爭議不斷。這對宣稱主權獨立的民主日本,看來格外諷刺。美國為日本打造的「民主」政體,此時充其量只不過是其對於日本國會予取予求的一種工具。

這又不得不讓人反思,「民主」在亞洲大多數國家,並非是一個透過內部政治變遷,或自我反省而產生的政治概念,而是透過西方世界介入。以日本而言,一九五一年所簽訂的「安保條約」,除了為消弭日本境內軍國獨裁的餘緒,美國的手亦伸向日本內政改造。而另一方面,又為了封鎖蘇聯與中國的共產主義向東蔓延,將日本納入反共戰線。

因此,這場讓數百萬民眾與學生湧上街頭、號稱日本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其抗議目的猶如多頭馬車:政客犧牲民眾訴求,換得自身利益;只顧經濟利益,罔顧人民權益,或是將日本捲入冷戰體制中。其中亦挾帶著許多社會主義的聲浪,這些聲浪所引發後續一連串的鬥爭事件,又是另一個篇章。

正面回應「政治」

戰前,日本民眾無條件接受國家獨裁的軍國主義,儘管內心不願,仍一批批將無辜青年人送往戰場。戰後,日本民眾依然必須面對國家戰敗,在弱肉強食的國際關係中,與美國愛恨糾結甚深。「反安保」可謂是舊恨新傷,一併發作。

其力道不亞於湧上街頭的吶喊、狂飆、流血的抗議之士。

透過冷靜、旁觀的鏡頭語言,《反安保》亦記錄了一段矛盾情緒。藝術家石川真生拍攝一位美國大兵的刺青,大兵說那是他為祖母而刺,鏡頭再回石川真生,她難過而潰堤。她說,不明白為什麼年輕單純的孩子,要被迫上戰場,但同時又痛恨那些對女性與孩子施暴的美軍。

看這類紀錄片時總會讓人想起,高度泛政治化的台灣,「政治」在藝術創作領域中卻仍像燙手山芋。然而,每種創作都有其立場或意識型態,小從性別,大到國族,無所不在。倘若我們到了該正面回應「政治」的時刻,又該如何讓藝術言說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