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粥小菜

王本心 |2013.12.25
2092觀看次
字級

 在都會鬧區的巷弄似乎最適合開餐飲店。畢竟房租不似馬路旁的黃金地段那般昂貴,而且用餐的人多半也喜歡鬧中取靜,有點雅興的人甚至偏愛撿個漂亮小前庭的環境。所以我們從住宅區步出巷口,隔了一條街弄附近,就開了三家素食拉麵店、兩家早餐店、素食自助餐、數家冷飲店、著名的水餃鍋貼連鎖店、咖啡館、滷味、日式握壽司、燒烤店,巷尾還附帶兩家入夜後人聲鼎沸的鐵板燒。

 在這麼多時髦熱門的店紛紛進駐時,和那條街弄僅僅一箭之遙的一家早餐店,仍維持著一、二十幾年不變的樣子,這家沒有店招牌的小店面,賣著自製的中式早餐,像豆漿、米漿、油條、饅頭,以及清粥小菜一類的吃食。

 他們店內兼賣清粥小菜,他們的粥裡加了麥片,小菜則放在自助餐台上,幾個鐵盤裝著,多數的菜看來都是醬油加得太多。但有空或早起時,我仍會興致勃勃地上門點半碗粥,配上現煎的一顆荷包蛋、餐台上的炒苦瓜等兩樣青菜。由於生活的步調太匆忙,前去小店吃一頓這樣的中式早餐,於我實在是一種享受。

 早餐或消夜吃清粥小菜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也是學生時期的我,最熟悉的飲食記憶。一鍋稀飯,一方板豆腐,淋上醬油膏,一小塊豆腐乳在碟子中央孤立著,一小撮花生酥灑在盤中,油條斬做許多段在碟子中疊成一做山丘,配上幾樣醬菜,一、兩碗清粥下肚,我和弟弟便精神飽滿的出門上學去。●一說起粥,就不免想起母親那親切有味的「蒸粥」。

 還記得讀大學的時候,有一段時日,我患了胃腸疲弱的疾病,那時胃口極差,無精打采地什麼也吃不下;母親聽說食粥可以緩解腸胃不適的症狀,於是,天天給我煮粥。早起上班的母親,會在昨夜先洗好米用電鍋蒸煮熟透,待到翌日約莫五點半,再將蒸好的粥放置爐火上小熬十幾分鐘,便可食用,這種「蒸粥」相當省時,是較為便宜行事的方法。

 母親的「蒸粥」通常以當令的蘿蔔、高麗菜等葉菜的絞汁代替水,和洗淨的米一塊放入小鍋;電鍋底部墊一塊布巾,小鍋擺入電鍋內後,鍋外再放三分之二的水,小鍋上頭要以乾布覆蓋,初時用大火,沸騰後轉為小火慢慢蒸煮一小時即可。

 直接食用「蒸粥」能刺激食欲,亦可將粥湯與粥分開食用,粥可與胡蘿蔔、胡瓜和牛蒡等易消化的時蔬佐餐,而粥湯則可以另加雞盹熬煮著飲用,如果覺得腸胃疲弱,不妨試試雞盹湯飲,很快就可以恢復了。

 在早餐與午餐間食用高蛋白的魚肉後,晚餐最理想的選擇是吃點容易消化的蒸粥,吃粥不但能讓你的腸胃好好休息,次日早晨包管你身體清爽,有著好的食欲等著你進食。

 為了溫暖遲歸家人的胃,傍晚後,母親也會煮鍋清粥小菜,鼓勵我的食欲,有時一鍋清粥會有四、五樣小菜供大家分享;面對各式的配菜,常讓我無處下箸,因為至多夾個三、四道菜,大概就是胃容量的飽和,而光是蛋,就有鹹蛋、荷包蛋、煎蛋、蔥花蛋、皮蛋數種;要點豆腐乳還是肉鬆;地瓜葉或莧菜;海帶或豆皮?總是嘴裡吃著、眼裡還不斷盯著桌上的小菜。清晨或深夜都有清粥可喝,日子總是暖暖的。●除了清粥小菜外,喝點北方的大粥倒也滿好喝的,嘗起來挺新鮮的。住同一個社區,來自北方人家的楊伯伯熬粥熟了,有時會加上大把的白菜心,俟以菜爛再灑上些鹽和麻油,別有風味。若是粥煮好後,取荷葉洗淨鋪在粥上,粥即轉為淡淡的淺綠色,有股荷葉的清香滲入粥飯內,是為「荷葉粥」。楊伯伯更說,從前北平有所謂的粥鋪,清晨賣「甜漿粥」,是用一種碎米熬成的稀米湯,有種奇特的滋味,佐以特製的螺絲轉兒炸麻花,很是別緻的平民化早點;另外還有所謂的「大麥粥」,是沿街叫賣的平民食物,甚有異香!

 臘月煮臘八粥更是粥點中的盛事。煮臘八粥的風俗自宮廷深入民間弗輟,小一點的時候,看大人們忙碌臘八粥總是驚師動眾的,午夜才過,外婆就開始作業,搬出擦得光亮的大鍋,高一尺開外,口徑約有一尺左右。接著,把預先泡好的五榖雜糧如小米、紅豆、老雞頭、薏仁米,以及粥果如白果、栗子、胡桃、紅棗和桂圓之類等,混著熬煮,期間不時用長柄大杓攪動,防黏鍋底。

 此外,尚有精緻粥果另裝一盤,像是瓜子、蜜餞、杏仁、松子、葡萄乾等,準備臨時合著粥喝下的。待到臘八早晨,全家大小每人一碗,盡量加上紅糖,稀哩呼嚕地喝個盡興。家家熬粥,家家送粥給親友,東來一碗,西來一碗,可真是熱鬧!

 偶爾,我一時興起,也會自個兒熬熬清粥加了地瓜,菜色大致也是醬菜類、炒青菜、滷的或原味豆腐,偕同家裡的人一塊兒品嘗。白天正餐大魚大肉,晚間喝點小粥甚是得宜。

 但無論我再如何地熬煮,總不如我母親親自熬上的一小薄粥。

 用小鍋在爐子上口的火,以生米淘淨後慢煨,水量一次加足,間歇看顧攪和,使其翻滾,這樣煮出來的粥,黏和軟爛,且顆顆米粒完整分明,晶瑩地像閃閃發亮的珍珠,粥湯清甜,佐以筍尖、火腿及梅釀豆乳之類的吃食下飯,其味甚佳,叫我甘之如飴,讚不絕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