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送低收戶 城隍廟嚴選

 |2013.12.19
1679觀看次
字級
南投縣竹山鎮靈德城隍廟昨天舉行冬令救濟,發放謹慎選出的純淨白米,讓弱勢家庭開心過好年。 圖/吳思萍

【本報南投訊】南投縣竹山鎮靈德城隍廟今年擴大舉辦「愛心關懷活動」,送米給竹山二千戶弱勢家庭,但日前爆發「毒米事件」,八、九千公斤的米,廟方不敢亂送,於是下鄉找到現採現輾的純淨白米,要讓弱勢家庭吃得健康。

「好怕善心米變黑心米!」南投縣城隍文化藝術觀光協會總幹事羅凱元說,近來食品安全頻出包,舉辦冬令救濟前,接到許多民眾電話,憂心稻米品質,為替弱勢把關,廟方四處探訪,終於在鹿谷鄉瑞田村找到好米。

羅凱元說,一到假日,就和其他成員「找米」,跑了好幾處,事先勘查確認稻田附近沒有電鍍廠、家戶廢水,還請專人錄影存證,進而參觀碾米廠,了解生產過程後,才敢下訂。

「有神明盯著看,很安心。」邊緣戶黃先生抱著白米,雙手合十,向城隍爺鞠躬,直呼感謝。他說,每年年底,最期待的就是物資發放;領了平安米好過年,家裡沒電視,不知道台灣農地汙染情形,但他相信城隍爺。

城隍廟主委劉迺倉表示,每年信眾捐贈的善款,都購買白米、春聯給竹山中低收入戶與邊緣戶,這次擴大舉辦,比往年多發出一成米。

靈德廟已有百年歷史,二十年來,城隍廟積極回饋地方,只要有天災,城隍廟義工會第一時間到場。此外,他們也在竹山辦理老人共餐。信眾善款,全都回饋地方,要落實城隍爺的精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