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空間昨天舉行舞蹈劇場作品《如夢幻泡影》記者會,舞作借用《金剛經》 的「空」與「非」,結合多媒體、吉他演奏,別具特色。 圖/陳柏亨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舞蹈空間將邁入二十五周年,為打造空前多媒體舞蹈劇場,「舞蹈空間」藝術總監平珩邀請有華人實驗劇場先鋒美譽的香港「進念‧二十面體」及其聯合藝術總監胡恩威合作,取《金剛經》中偈語「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為發想,打造一支顛覆舞台敘事傳統印象的多媒體舞蹈劇場作品《如夢幻泡影》。
《如夢幻泡影》由「進念‧二十面體」擁有編、導演、監製與策畫才華的胡恩威編導,創作內容擅長運用多媒體科技素材,讓舞台作品跳脫文本與慣用的戲劇手法,增添豐富的視覺情境。此劇是胡恩威繼《華嚴經》等佛經相關發想作品後,再次以佛經發想。
胡恩威說:「一提《金剛經》,大家會覺得很重,但《如夢幻泡影》表現的是輕、是鬆、是快、是夢、是幻、是顏色、是氣味、是光。是一種舉輕若重、似有還無的。」
因此,胡恩威首度製作「非法」編舞,此「法」的主要定義為傳統、制式的典型形態,「非法」意指在創作上,將奉行顛覆主義,變造尋常的起承轉合規律,給予舞台作品全新的表現視野。
舞作分成「如」、「夢」、「幻」、「泡」、「影」五大段落。《如夢幻泡影》結合多媒體及吉他演奏,呈現「形體」舞蹈與「再造」音樂;「再造」運用不同音樂靈感與素材,重新創作音樂架構,表現在五個段落。就如同《金剛經》所言,所有萬物都是由無形意念感應而變化生成,並非真實存在。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是《金剛經》很有名的四句偈子,是本劇的發想緣起,大意是說:「一切作為就如同夢幻泡影,也似露水、閃電。」
為貫徹這套「非法」概念,舞台由首位獲得「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的知名建築師陳瑞憲設計,一展深獲好評的減法美學;音樂則由香港著名的音樂製作及歌手經紀公司「人山人海」成員于逸堯負責;並跨界邀請走紅兩岸三地,獲二○一三金曲獎最佳女演唱人獎及作曲人獎提名肯定的創作女歌手盧凱彤,現場揮灑扣人心弦的吉他演奏與表演。
《如夢幻泡影》明年三月二十一至二十三日在國家戲劇院世界首演,共演出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