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成大昨發表「雲端歷程互動電子書」,老師透過該系統可馬上知道學生的閱讀效率,並給予協助;此外,電子書系統內建視訊攝影機,可偵測學生閱讀時視線是否偏離螢幕、離開座位及眨眼次數,判斷學生閱讀專注程度。
「雲端歷程互動電子書」利用平板電腦學習,由成大工程科學系特聘教授黃悅民和資策會共同開發,有「可互動」及「雲端化歷程記錄回饋」兩大特色。
黃悅民表示,該系統功能包括使用文字、錄音、塗鴉筆記及全文搜索區等,讓電子書成為互動媒體平台。
系統結合雲端儲存,記錄學生用電子書上課時畫重點的數目和位置,透過即時比對,幫助老師了解學生抓重點能力,並記錄閱讀課文速度;老師透過統計圖表可了解學生是否能得上進度、有無閱讀障礙。
黃悅民和台南市勝利國小合作,讓學生運用這套系統上課,近三年來有全校一百六十六位學生參與。
「電子書不能取代傳統的課本,但可以輔助,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勝利國小老師蘇彥寧指出,運用這套系統作為閱讀輔助教學,替低年級學生上繪本,中年級學生讀故事等,學生用電子書上課時會翻頁,如果每分鐘低於五十字,顯示閱讀效率很低、對字詞解碼有問題,如果超過八百字,則表示速度很快。
黃悅民另開發滑鼠及坐墊,滑鼠可偵測學生脈博和血氧濃度等生理訊號,脈博快慢可了解學生閱讀情緒,血氧濃度太低顯示學生很疲勞,但因生理訊號涉及隱私,要取得家長同意才可使用;坐墊從學生坐姿知道學生狀況,例如動來動去坐立不安,顯示不專心,兩者都可用於課後輔導。
黃悅民指出,目前已有廠商洽談技轉事宜,因開發這套系統獲國科會經費補助,若學校想使用應不需付費,但要自備平板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