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熱愛做模型也能出頭天!高雄中正高工金工科畢業的曾鈺棠,從小愛做模型,今年九月赴德國向大師級師傅請益後,發現德國是「用整個國家的力量」支持技職教育,作模型也能當金工藝術家,而台灣技職教育卻仍以升學掛帥;要學好功夫,一定要投入更多時間磨練技術。
教育部贊助公視、原視及客台製作〈為了功夫闖天下〉節目,邀請六名專長是金工、木工、餐飲、美髮、製茶、舞蹈領域的技職生,帶著一技之長,分別走訪德國、丹麥、新加坡、美國、日本拜師學藝;短短五天,對這群學生卻是震撼教育,他們看到國外扎實的技職教育,回台後更不敢鬆懈對專業技術的磨練。
就讀高雄第一科大創新設計系的曾鈺棠說,德國工匠社會地位很高的原因,除了國家重視,家長也很支持孩子的興趣發展,不像台灣的父母總是說「先把書讀好再說」。
就讀北藝大的高旻辰從小接受正規舞蹈訓練、得獎無數,這趟到美國紐約瑪莎葛蘭姆舞團學習時發現「在紐約,無論高矮胖瘦,每個人都是藝術品」。他說,在台灣要跳舞,升學非常困難,在紐約卻能開心學習,希望台灣有一天也有這樣的學習環境。
北科大工業設計系一年級的房俞佑,則是向丹麥女王御用藝匠貼身實習,還拜訪木工職校與當地學生交流。他最感動的是,丹麥木工總是專注於眼前步驟,流露出與手中木頭對話的情感。
「當我每次說不念書,要當農夫時,家人都說好可惜。」新竹關西高中園藝科學生蔡翌璋畢業後,回彰化當青年農夫,這次到日本靜岡學習自然農法;他說,在日本農夫是受尊重的行業,在台灣卻是念書最重要,他期許自己能學習日本農夫精神:「追求與環境共生,脫離追求金錢」。
六名高職生出國短期拜師學藝的歷程,被拍成〈為了功夫闖天下〉節目,二十二日起陸續在公視、客家電視台和原民電視台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