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最近有四所大學向教育部申請調漲下學期學雜費,因受教育部道德勸說,大葉大學昨天宣布撤回調漲申請,至於世新、實踐及淡江三校都表示會走完既有程序,不會主動撤案,對於審查結果也都尊重。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指出,今年經濟狀況比預期不理想,教育部請大學盡量不要漲學費,不過,如果校方堅持申請調漲,仍會按照程序走下去,教育部會組學雜費審議小組評估,結果預計明年一月中出爐。
大學提出下學期學雜費調漲方案十三日申請截止,大葉等四校提出申請,調幅為百分之一點一二五到百分之一點五,一學期約漲五百到八百二十元,但家長和教師團體反對,世新和淡江等學生也抗議漲學費。
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指出,該校八年未調整學雜費,且學雜費原本就較其他私立大學低,考量要維護教學品質與弱勢助學,才決定提出學費調漲案,一學期漲五百多元,調整後增加的收入,仍不足支應各項辦學所增加的支出。
武東星說,上星期提出學雜費申請案後,教育部不斷道德勸說,指出已要送「常態性大專學雜費調整方案」到立法院審議,加上輿論不支持漲學費,希望該校能撤案。
武東星不諱言說:「大學真的很難為。」但他表示,沒漲多少錢,卻因此造成社會大眾覺得什麼都漲,生活會更苦,該校並不樂見,決定撤案。
世新、實踐和淡江三校昨天都表示沒有接到教育部道德勸說,但會讓漲學費的程序走完,不會主動撤案。
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指出,在常態性學費方案未出爐前,教育部應依法行政,讓學校提出申請,並走完程序。但他指出,社會壓力很大,現在申請調漲學費,「需要很大勇氣」。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公文已經放在那裡了,既有程序就讓它跑完。」學校會尊重最後審查結果。主秘胡寶麟說,每所私校狀況不同,若沒有財團在背後支撐,大部分學校只能靠學雜費和捐款來支應,因此才必須調漲學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