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長到北京孔廟和國子監祭拜、祈福,圖為北京孔廟的孔子像四周,掛滿寫著「金榜題名」、「獨占鰲頭」以及考生姓名的祈福牌。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共中央要從傳統文化中找回安定民心的力量,一般學生對於「孔子」則早有另類情感,據陸媒報導,許多考生在考試前,都會到孔子像前祈禱,尤其每年重要的大學高考,都有不少考生和家長特地到北京孔廟和國子監祭拜、祈福,北京孔廟的孔子像四周,常常掛滿寫著「金榜題名」、「獨占鰲頭」以及考生姓名的祈福牌。
曾經有住在青島微博網友「老布開心」發帖稱,冬夏兩季一到學期末考試階段,中國海洋大學校園內就會出現各種敬奉孔子的行為。這名網友還貼出照片為證,在至聖先師雕塑的底座,擺滿了橘子、蘋果等各種水果,「據說夏天物品更豐富,水果瓜子茶點一應俱全,前幾天還有個學生給孔子手裡塞了個桔子。這得有多誠心。」
記者點閱「人人網」發現,真的有網友發表「今天,你拜孔子了嗎?」的文章,經查證,在這所學校的圖書館對面,確實有一座孔子雕塑,雕塑的底座下面則擺滿了橘子、蛋糕、糖果等物品,甚至還有一張一百元的冥幣和幾枝燒了半截的香菸。
純粹是鬧著玩的?
接受採訪的學生說,「從上學期開始零零散散出現了這種現象,後面不斷有學生跟著模仿,也不知道是真祭拜還是做樣式。」學校一名清潔校工則表示,兩周前開始,孔子雕塑前不斷有學生擺放物品,平時則很少見,「打掃乾淨後,又有學生擺放在上面了。」在採訪中一位李姓、主修教育的學生說,「只是少數人心虛考試不過關,這種行為很無聊。」另一名經濟學院學生則認為,「可能我不是山東人的原因,不理解這種行為,太封建迷信了,我是堅決不會去祈求的。」
工程學院一名郭姓男生則表達了不同的看法,他說,「大學生沒有那麼愚昧。祈求完全是出於搞笑、好玩、娛樂的心理。」他認為,現在網路發達,很多學生都跟著網上模仿,並不是真的相信「孔子」能顯露「保佑功力」,還有一名就讀社會學院的學生說,所謂祭拜只不過是一種娛樂行為,「純粹是鬧著玩的。」
這名記者還採訪了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宣傳部的相關負責人,意外的是這名負責人表示,不值得大驚小怪。社會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包容的氛圍,不應該就此粗暴的貼標籤、下定論,社會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學生可能學習壓力大,擔心考試不過不好交代,心裡有不安的因素才藉此宣洩,但目前學校還未考慮下文件阻止學生的該種行為。」
在古代,學校開學典禮時要正衣冠拜孔子,主要是表達尊師敬師的意義,演變至今,學生為求心安祈求孔老夫子庇祐考試過關,這種情形在台灣的孔廟裡也經常可見,台北市孔廟就曾對外表示,孔廟特別訂定了祈福動線,讓考生藉由祭拜儀式,舒緩壓力,並從中了解孔子生平,熟悉儒家思想,潛移默化鼓勵考生立志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