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綠色交通與生活品質

 |2013.12.14
2610觀看次
字級

 受到暖化效應影響,全球氣候愈來愈反常,極端氣候頻率升高,引發的水旱災害、土石流等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損害。如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乃成為各國政府努力的目標。在不同產業中,交通運輸部門的碳排放比重僅次於工業,因此推廣綠色交通刻不容緩。

 全球宜居城市評比中,公共運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台大土木系教授張學孔在新作《綠色交通》一書中指出,知名顧問公司美世所做全球宜居城市評比,前十名都市的綠色交通市占率普遍高達百分之六十以上,例如排名全球第一的維也納,綠色交通市占率達六成八。

 值得注意的是,亞洲的香港因寸土寸金,綠色交通市占率更高達九成二。相較之下,在全球宜居城市中,台北排名第八十五,綠色交通市占率只有五成八。

 便捷的交通與慢行環境品質是良好生活品質的關鍵。依張學孔的歸納,綠色交通主要包括自行車、公車、大眾捷運和步行(BBMW)等四個系統,透過資訊通信技術提供整合營運和服務;將傳統上以車為本、以工程建設為導向的交通系統,轉向以人為本的永續運輸環境。

 台北市近年積極推動Y o u B i k e公共自行車系統,日前獲選為二○一六年全球自行車大會主辦城市。市長郝龍斌宣示將在三年內把Y o u B i k e據點擴充至三百站,並擴建自行車專用道。隨著公共自行車系統的普及化,民眾利用公共運輸愈來愈便利,相對降低汽機車的使用,將使台北市朝低碳永續目標邁一大步。

 台北市自二○○九年開始推動Y o u B i k e公共自行車系統,最初在信義區建置十一站。由於據點太少,效果不佳,承辦的公司虧損了五千多萬元。四年後,Y o u B i k e據點不斷增加,迄今已達一百六十二站,共有五千多輛微笑單車,每車每日使用頻率高達十二次,累計使用人次日前更突破一千萬,顯示公共自行車系做為捷運最後一哩的接駁功能,逐漸被民眾接受。

 以重化工業為主的高雄市,由於飽受空氣汙染之苦,近年大力強化公共運輸。包括捷運與公車網路,同時打造全國第一條環狀輕軌。其中,水岸段預定二○一五年底通車營運;第二階段配合鐵路地下化工程,預定二○一九年通車。高雄市未來有捷運、輕軌,加上公車、自行車接駁系統,可以形成完整的公共運輸網。

 為提高捷運的便利性,高雄市是全台最早設置公共自行車系統的城市,迄今自行車道路網已超過五百六十公里,明年底目標為七百公里,遠遠超過台北市,曾被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評選為亞洲適合乘騎城市的第三名。

 在現行以汽機車為主的交通系統中,要建置綠色交通體系,勢必面臨許多困難與阻礙。此時有賴強有力的領導者,設計前瞻的規畫,及足夠配套措施,引導市民利用公共運輸系統,逐步放棄自行駕駛汽機車,減少車流量與二氧化碳排放。一旦交通變得順暢,空氣變得乾淨,市民自由漫步市區,高品質的生活與便利的公共運輸,必可提升人民幸福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