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鄉人 麵包

林蔚昀 |2013.12.12
1622觀看次
字級

 除了我媽之外,我先生應該是我看過最能隨遇而安、四海為家的人。和劇團一起去魁北克,整團的人都不知道早餐上哪買,只能去吃很貴的早餐吧或在家喝黑咖啡,他卻好整以暇拿出超商買的玉米片和牛奶招待同伴。他在奧斯陸一個人搭電車亂逛,結果逛到赫赫有名的維格朗雕塑公園。看不懂中文的他,在台北地攤買CD,一出手就買下了老上海的金嗓銀嗓 ──周璇和姚莉。而和我一起到香港出差,接待的朋友還沒把事情交代完,這位波蘭紳士已經把東西放進櫃子、咖啡泡好,還問我們要不要來一杯。

 這麼能適應環境、不需要別人照顧的男人,你也許會想,他一定不會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吧?更別說鄉愁了。我本來也是這麼想的。所以當他按捺不住思鄉的衝動,跑去P A U L買了一條貴死人的法國麵包回來時,我當場狠狠數落了他一頓。

 直到很久以後,當我也開始對台灣的麵包過敏,我才了解到先生的苦惱,也終於明白,他隱藏在那條天價麵包背後的鄉愁。那絕不是抓餅、飯糰、吐司、紅豆麵包之類的「入鄉隨俗」就能搪塞過去的,而P A U L的麵包也只能提供短暫的慰藉,無法取代真正的波蘭麵包。

 要怎麼說波蘭的麵包呢?它是異鄉遊子永遠的渴望,每當有人出國探望親友,那些親友什麼都不要,只要一條故鄉的麵包(奢侈一點的,就加個燻腸)。麵包是波蘭的主食,口味眾多(有小麥、黑麥、芒麥、燕麥麵包),口感厚實(外硬內軟,和台灣從裡到外都軟綿綿的麵包不同),最重要的是不加任何添加物或醬料(頂多加種子,絕不會加蔥花鮪魚香腸玉米美乃滋和番茄醬),完全靠原味取勝。

 我認識好幾個波蘭人,他們都非常喜歡台灣,但是在這喜歡中有一點美中不足的遺憾,就是「你們台灣沒有好吃的早餐」。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我其實是很不服氣的(什麼?你是沒吃過永和豆漿是吧?)但是比較了解波蘭的飲食習慣後,我心平氣和了。在波蘭人心目中,早餐就應該是幾塊紮實的冷麵包,幾片乳酪、火腿,一些切片小黃瓜或大頭菜,一杯熱茶(不加奶)。油膩的煎培根,或是有五顏六色配菜的稀飯,對他們來說都太難消化了。

 先生第五次來台,我終於放下成見,開始和他一起在台北尋找好吃的麵包。找了很久,都沒辦法找到滿意的。就在我們打算放棄時,朋友送來了她自創品牌的麵包。

 當我們掰開那麵包,撲鼻的香氣讓我們覺得彷彿回到波蘭。再往下咬一口,紮實的咬勁和麵粉天然的甜味讓我們確定,我們回到了波蘭。

 雖然朋友說,她的牌子叫「世界麵包」,但是我們私心地認為,這就是波蘭麵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