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算和南韓泡菜獲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左圖為中國大陸山東省鄒平縣展出的巨型算盤;上圖為南韓首爾五日舉辦「泡菜文化節」,推廣泡菜文化。 圖/中新社、新華社
中國珠算和南韓泡菜獲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左圖為中國大陸山東省鄒平縣展出的巨型算盤;上圖為南韓首爾五日舉辦「泡菜文化節」,推廣泡菜文化。 圖/中新社、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被譽為「最古老計算機」、有一千八百年歷史的中國珠算,十二年前被移出中國大陸小學教材,但其文化與歷史意義未被抹滅,四日申遺成功,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十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 N E S C 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名錄的項目。U N E S C O「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二至七日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舉行,六天的會議要審議近三十個非遺申報項目;中國珠算、日本和食、蒙古書法、地中海飲食文化等十四個項目四日獲准通過,南韓泡菜五日也通過。U N E S C O官方網站宣布珠算入選時介紹,中國珠算是一套歷史悠久、用算盤執行的計算方法,透過挪動桿上的珠子,可以計算加、減、乘、除以及指數、開根號等複雜方程式;珠算透過口述和自學等方式傳承下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徵。U N E S C O網站提出的疑問「你還會打算盤嗎?」勾起不少網友回憶,有人感慨「我爸的算盤打得很好,到我就完全不會了」,也有人驚呼「原來珠算還能算指數和開根號」。
直到一九九○年代,珠算還是中國大陸小學課程,但二○○一年課程取消。不過,《新京報》報導,在中國大陸去年公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一至三年級範圍增加了「知道用算盤可以表示多位數」的要求,這或許是珠算重回小學課堂的訊息。
日本傳統飲食文化「和食」四日也列入非遺名錄。U N E S C O稱,和食的食材新鮮多樣、裝盤契合自然,體現日本四季分明、地理多樣性及日本人尊重自然的精神。日本媒體認為,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健康飲食,是和食申遺成功的關鍵之一。和食是繼能樂、歌舞伎、阿伊努舞蹈等項目之後,日本第二十二個列入非遺的項目。
南韓「醃製越冬泡菜文化」五日入選非遺,是南韓第十六個入選項目。醃製泡菜流程複雜,擇菜、切菜都需要眾多人手,街坊鄰居會互相幫忙,因此泡菜也象徵鄰里分享的精神。五日南韓首爾舉辦「泡菜文化節」,為申請非遺造勢,介紹各地泡菜特色,並舉辦醃漬泡菜的體驗活動,向國內外遊客宣傳泡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