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第五十屆電影金馬獎頒獎典禮風光結束,對國人來說,這是一次極富意義的華人影壇盛會;在許久不見的電影人共襄盛舉的同時,也勾起每個年齡層觀眾,背後那段難忘的回憶與感動。然而,隱藏在華麗典禮背後,卻仍充斥著台灣電影可能產生的困境與危機。
誠如導演李安所說:「台灣電影格局小、氣虛了點,內容不夠深入、紮實,會影響國際競爭力。」在香港、中國大陸,乃至新加坡電影不斷精進的情況下,台灣市場又不斷壓縮,我們期許台灣未來能培育更多新銳導演或演員,給台灣電影更多創新動力與多樣化風格,才能與他國抗衡。
電影公司必須改善經營方式,以現代化的企管理念投資拍片,培養企畫、行銷、編導演與技術人材,並更新器材。政府可仿效南韓、法國、澳洲等國家增加預算,提出完整的電影政策,改善國內投資、製作環境,打通海內外合作拍片與行銷通路。
教育方面應設立電影藝術學院,提升大學院校電影科系師資,改善設備,提供學生更多學習拍片的機會,以及加強與電影公司的建教合作。
金馬獎邁入第五十個年頭的同時,期許台灣電影走得更遠、更長、更精采,並培育更多李安、蔡明亮等導演,為台灣爭光,讓台灣電影能再度主導華語電影市場發展,翻新台灣電影史中最輝煌的一頁。
何啟鵬(台南/法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