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際透明組織三日在德國柏林公布「二○一三年貪腐印象指數」報告,在七百七十七個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清廉度排名三十六,比去年進步一名;在東亞地區排名第四,次於新加坡、香港和日本,中國大陸則排名第八十。
法務部表示,廉政署三月提出「防貪先行」概念,將事後「揭弊」轉化為事前「預警」,防堵貪汙機會,例如與工程會合作建立政府採購聯合稽核平台,從源頭防範貪腐,以持續提升國際廉政評比。
貪腐印象指數滿分為一百分,台灣維持去年的六十一分,但排名向前進步一名,與以色列並列。根據國際透明組織資料,清廉度排前十的國家依序第一名丹麥、紐西蘭(九十一分);第三名芬蘭、瑞典(八十九分);第五名挪威、新加坡(八十六分);第七名瑞士(八十五分);第八名荷蘭(八十三分);第九名澳洲、加拿大(八十一分)。阿富汗、北韓和索馬利亞為貪腐問題最嚴重的國家。
此外,香港得分七十五,排名第十五;日本得分七十四,排十八。南韓則以五十五分位居第四十六,比去年下滑一名,是連續第三年滑落,與南韓社會出現大型貪腐事件有關。
台灣的分數來自七個具有國際公信力的機構,對台灣及外商在台的主管採用問卷、面訪、電訪等所蒐集的資料建構而成。國際透明組織亞太地區主管普利帕特指出,台灣雖然過去一年爆發幾件令人矚目的貪腐案,但在反貪腐方面也有進展,成立不久的反貪腐機構工作成效不錯,正面的發展對於清廉程度的評估有平衡作用。
普利帕特指出,台灣最近幾年都排在前列,值得鼓勵;但在反貪腐方面仍有一些挑戰應克服,包括司法體系的貪腐問題特別值得關切,還有政治獻金的問題、賄選問題和公務員收受紅包的問題。他並強調,許多貪腐案是靠告密者揭露,政府應該在保護告密者方面有更好的措施。
台灣在七月公布的「全球貪腐趨勢指數調查報告」上表現不佳,曾引發政府的不平之鳴,普利帕特表示,國際透明組織檢視報告,確認無誤;「貪腐印象指數」是專家針對公部門的調查,「貪腐趨勢指數調查報告」則是徵詢一般百姓意見和經驗的民意調查,兩項結果可能會不同。
至於中國大陸得分是四十分,較去年進步一分。普利帕特指出,因為北京展現一些反貪的承諾。他指出,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任後承諾整肅貪腐並發布禁奢令,這是正面的發展;不過,高官財產未能透明化仍是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