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視界--舊相機新希望 楊琇雯 |2013.11.30 語音朗讀 163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在原生家庭裡,一位大人常要同時照顧十個小朋友,所以較大的孩子要幫忙照顧年紀小的。攝影/清定和小時候一起玩的朋友,再去尋找以前的祕密基地。攝影/淨蓮生性害羞的孩子總喜歡低頭拍照,拍自己和保母的腳,還好沒有踩到動物便便。攝影/淨蘭很想念照顧我長大的奶奶,小時候睡覺前,她會唱歌給我聽。攝影/淨緣 這是我最喜歡的哥哥,他教會我畫畫,我才能在院區鐵門上畫一尊佛陀。攝影/清古 回家看到想念的姐姐,還有新的成員,我忍不住想替他們拍照。攝影/清謙 回家的時候,我們會打功夫給鄰居朋友看,保母也會一點點功夫喔! 攝影/淨美 藍藍的天、綠綠的樹,看見這樣的風景,自然開心。攝影/清孝 我想念爺爺,希望能常常回家看他。攝影/清仁 探望家人、鄰居、以前的同學朋友,雖然很久沒回家了,但還記得每個人的名字。攝影/清思 今年七月,我和北醫大飛洋國際服務團一行人,帶著募集的十三台二手相機到非洲史瓦濟蘭,送給那裡的孤兒院小朋友,並和十一個孩子回到原生家庭所在的部落,探望他們久違的親友,教他們學習拍照。五天下來,每個孩子都拍了上百張照片,學會了用照片說故事,敘述家鄉美麗的風景、拍出想念的人最美的姿態以及喜歡的小動物。 當孩子盯著相機螢幕檢查照片時,我們這群北醫大的義工同學也在教育服務的過程中,學習用孩子的高度、角度來看新世界,體會當地人所需,培養將來成為醫護專業人員最基礎的同理心。 資源有限,醫治的需求永遠無法被滿足,唯有教育才能激起孩童學習的興致,只要給他們機會,多半都有意外的驚喜出現。一個十歲的小男生,以前的志願是「當軍人保家衛國」,這幾天和義工大哥哥一起拍照、踢足球、學習基本衛生觀念,一起回到部落裡探望鄰居及以前的同學,並留下一張張喜歡的照片,等義工哥哥離開前再問一次同樣的問題,小男生改口了:「我將來要當攝影師!」 帶著相機到一萬多公里外的史瓦濟蘭,並不是發放物資,而是陪伴孩子學習表達觀點,而我們也在這群兒童身上,體會到「別用外人眼光批判孩子的世界」這層道理,這些孩子拍的照片盡是喜歡的人事物,他們不覺得非洲大地很貧脊、人民很窮、我很可憐,這樣的感動需要被分享出去。十二月底,這些史瓦濟蘭小朋友拍攝的照片,將在台灣舉辦公益攝影展,希望更多人一起看見我們的感動。 北醫大持續舉辦「非洲赤子心」計畫,歡迎捐贈二手相機、相機記憶卡、讀卡機,或贊助公益攝影展。請電:(02)2736-1661轉2080紀小姐。 前一篇文章 攝│影│比│賽│訊│息 下一篇文章 展│覽│訊│息 熱門新聞 01菲律賓宿霧強震 佛光人馳援賑災2025.10.0602中秋草地音樂會 祈願世界和平2025.10.0703星雲大師全集【經義】佛法滿人間—一念三千2025.10.0604拚日能源自給自足 高市力挺核能2025.10.0705種瓜得杯 種葫蘆瓜取代紙杯2025.10.0606西藏珠峰突降暴雪 傳近千人受困2025.10.0707新馬寺佛光普照 大馬民眾慶中秋2025.10.0708曼城佛光山贈圖典 愛丁堡大學典藏2025.10.0709消防員如觀音示現 圓福寺秋節致意2025.10.0610台北監獄收容人皈依 展開新人生2025.10.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美學】生物形態論的藝術心象【影像筆記】荷塘變奏曲【時光映象】荷韻【光影哲思】一日一龜一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