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二十五歲李先生持續腹瀉、腹痛、便血,就醫診斷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的「潰瘍性腸炎」,經藥物及塞劑治療兩周,症狀改善。醫師建議病患搭配適當飲食,及正常作息、減少壓力,多半可獲良好控制。
三軍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吳昌杰表示,潰瘍性腸炎致病原因仍不清楚,如同其他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或風濕性關節炎一樣,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運作引起。潰瘍性腸炎以直腸為主,偶而也有全大腸皆受影響。以持續腹瀉、腹痛、便血、有便意卻排不出最常見,有時會引發貧血、白血球增多、發燒或體重減輕。
他指出,潰瘍性腸炎患者,即便是懷孕女性,只要病情控制穩定,日常活動並不受影響;只有少數控制不良的嚴重病例,可能有腸穿孔或大量出血,需緊急接受腸切除。患者應與專科醫師配合,依症狀持續藥物控制,定期大腸鏡檢,抽血追蹤。
吳昌杰表示,醫界成立「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提供患者及家屬更多醫療諮詢,及病友間的支持性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