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典藏雍正年間的樹璧和尚泥塑像,是考證台灣媽祖史的僅有重要佐證文物。圖/蔡維斌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去年輾轉在中國大陸福建仙遊縣找到康熙年間帶著媽祖來台灣的開山住持「樹璧和尚」墳位,最近更取得光緒三年記錄樹璧來台「傳教」經過的史籍,對考證三百多年來的媽祖史,意義深遠,朝天宮強調,過去口耳相傳的媽祖史,終能獲得確切佐證。
國內唯一擁有住持和尚世襲相承的北港朝天宮,據載最早由康熙三十三年第一代開山祖師樹璧和尚,恭迎湄洲朝天閣聖母來台,駐駕笨港的一座古井上(即北港朝天宮正殿),卻再也搬不動,進而發展成今日規模。
這段口傳歷史是眾多信徒熟知的經歷,但可供佐證的文物不多,除朝天宮保留的清代各項碑文,廟方典藏雍正年間的樹璧和尚泥塑像、蓮座與其陶缽,是僅足考證的「鎮廟三寶」,至於樹璧,連史學界也不可考。
經常進出大陸的副董事長蔡輔雄,去年無意得知樹璧的家鄉可能位於距湄洲不遠的仙遊縣,他隨即和董事蘇榮泉、蕭慧敏等人前往訪查,終在蓋尾鎮一個沙峰村落,找到樹璧的故鄉。
經向當地樹璧和尚出家的「龍紀寺」探訪,找到樹璧墳位及其年籍。蔡輔雄說,樹璧和尚俗名「嚴瑞義」,康熙三年出生、五十九年圓寂,神位奉於寺內。他精通醫藥,救人無數,被奉為祖師爺,村內許多家戶、藥商至今仍供奉其神像。
一年多來,朝天宮與龍紀寺加強交流,最近更獲得光緒三年的《沙園龍紀寺朝天閣》,詳載樹璧迎聖母來台的經過,此書年代久遠,書皮裂脆,十分珍貴。
「真是奇緣!」董事長蔡得說,三百多年前,樹璧和尚帶媽祖過黑水溝來台,締造輝煌的媽祖史,沒想到三百多年後,網路發達的今日卻無其訊息,竟讓朝天宮執事者無意間找到樹璧老家與珍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