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共名稱統一的辦法,民國四十六年八月五日蔣中正特別指示「匪特」兩字不用,要用「匪諜」。 圖/國民黨黨史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匪諜就在你身邊」的「匪諜」一詞怎麼來的?答案在民國四十六年故總統蔣中正批示的公文裡!國民黨黨史館甫完成一批史料的數位化,總計四千多件的「總裁史料」二十二日即將曝光,許多珍貴又有趣的資料,都在這批檔案裡。二十五日開放民國三十九年至六十四年的「總裁批簽」數位化檔案,外界可一窺蔣中正的字跡跟公文內容。
國民黨黨史館最後一批尚未公開的蔣中正相關史料,是民國三十九年到六十四年間的「總裁批簽」,黨史館花了數年時間,將這批資料整理並數位化,供各界參考運用。黨史館主任王文隆表示,這批史料不僅是黨務資料,更是國政、黨政的重要史料,有研究價值。
其中一篇「統一對朱毛共匪及有關名稱要點」,上簽單位鉅細靡遺的羅列對中共的各種稱呼,如一般稱為就稱「朱毛共匪」,簡稱「朱毛」;對共匪的情報情報、特務份子,稱為「朱毛匪」、「朱毛匪諜」,簡稱「匪特」或「匪諜」。
蔣中正在公文裡以毛筆批示,「匪特」兩字不用,一律稱呼「匪諜」。此後「匪諜」二字,也被廣泛的使用在各種宣傳標語上。後來也衍生出「小心匪諜就在你身邊」。
這批公文也讓人看到當時「黨國一體」的政治體制。例如民國六十年,當時因為監獄人滿為患,有關機關上公文建議擴大假釋範圍,不過蔣中正裁示「貪污犯不應保釋」,其餘則可假釋。這篇公文,批示變成為政策,凸顯那個年代司法獨立顯然是具文。
蔣中正在批文中重視的細節,也令人莞爾。例如民國四十六年的一份公文裡,蔣中正裁示「關於西方交際習尚」、「飲湯不出聲、羹匙不可放在湯盆碗之內」等,這些禮儀都必須攝影教導(即提供影像示範)。
另外,蔣中正在不同的公文裡有不同的批示方式,如「可」、「閱」、「閱悉」等。還有一筆畫認不出寫什麼字的「閱」。
王文隆表示,黨史館二十二日於中正紀念堂中正演藝廳,舉辦「新史料、新視野:總裁批簽與戰後中華民國史研究」研討會。
這批史料將在二十五日上午十時上線,網路上可查到檢索,網址是a r c h i v e s.k m t.o r g.t w,詳細內容則必須到國民黨黨史館閱覽室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