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時光--麥當勞叔叔

楊錦郁 |2013.11.20
1263觀看次
字級

 平日,我天天在家開伙,偶爾有活動趕著出門,請兩個男孩自行覓食,回家後一問他們買什麼吃?多年來的答案幾乎都一樣,「吃過麥當勞了!」



 我從來沒細問孩子們為何不去買自助餐或麵飯?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好像是根本不存在的問題。他們不是在家吃媽媽煮的飯,就是去麥當勞。有時不免會想,兩個孩子都已就讀研究所了,怎麼還老是跑麥當勞,好像是長不大的孩子,但追根究柢,真正的原因也只有我心知肚明。



 一九八四年一月,麥當勞在台北市的民生東路開第一家店時,新穎的美式速食餐飲風格,造成極大轟動,雖然價位不算便宜,但每天店門口還是大排長龍,很多人是帶著朝聖的心理前去一探究竟,其中包括了我。



 我向來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一天趁爸媽從彰化北上來探望時,帶著他們和四個多月的嬰兒時雍一起從新生南路到民生東路──全省唯一的麥當勞去「朝聖」。那時帶著時雍出門,必得帶著一輛折疊式的嬰兒車;下了計程車,剛會坐的嬰兒坐在他的專車上,跟著絡繹不絕的客人進入店裡,能吃的東西只有蛋卷冰淇淋。



 我不確定蛋卷冰淇淋的味道是否讓嬰兒時雍的味蕾有了全新的經驗,但我自己卻從此喜歡上它綿密沁涼的滋味和口感,一直到現在,偶或以一支蛋卷冰淇淋犒賞自己。



 近三十年前,初次到麥當勞嘗鮮的經驗,如今已然模糊,但有一件事情卻讓我記憶猶新。當時由於該店的生意實在太好,因此門外麇集一些攤販,形成一個小型的市集。用餐完畢,我推著嬰兒車出了店門,便往一個衣服攤隨意挑選著,我那時剛生產完不久,許多衣服都穿不下,於是挑了兩件日本進口的圓領棉衫,由爸爸付了錢。那兩件棉質的衣服如今仍在家中衣櫃,穿起來十分舒服,但我只要一穿上,就會想起媽媽後來跟我轉述的:當爸爸看到我在衣攤前的背影,悄聲跟她說,沒想到錦郁才生一個孩子,身材就全走樣了,還吩咐她不要把這話告訴我,怕我聽了難過。但彼時全心在照顧孩子的年輕的我,其實是無暇也無力去看顧自己的。



 之後,我偶爾仍會推著娃娃車上門,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學步的孩子,喜歡上了店門口的麥當勞叔叔,一到店前便圍著他團團轉,或者坐在他的身邊一起開心合照;等到孩子健步如飛時,往往直接往裡頭的兒童遊戲區直跑衝,所以每次一到店裡,我也要跟著往兒童區跑,以便找到一個可以眼觀孩子遊戲的位置。等到孩子到了幼稚園時期,蒐集兒童餐附送的玩具,成了他們的主要目的。玩具定時更換,必得掌握時間上門,才能滿足蒐集的渴望。



 當孩子上了國小之後,麥當勞已在全省各地開了許多家分店,孩子就讀的光復國小對面就有一家,班級間的聚餐也往往移師對面舉行。因為孩子不再需要陪同前往,我也逐漸不太出入其間。



 一日,朋友約在麥當勞下午茶,我依約來到許久未曾進入的民生東路店,見到了久違的麥當勞叔叔以及沒多大改變的店容。平日的午後,店裡少了孩子的歡娛聲,多了中老年人的閒語。朋友跟我說,她們現在喝下午茶大都約在麥當勞,一杯飲料加點一個派,既便宜又舒服。



 我點了一支蛋卷冰淇淋,舔著奶香味濃馥的冰淇淋,心裡湧起了熟悉的味道和記憶。我坐在店裡往外望向熱鬧的街道,就在車水馬龍間,三十年已然過去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