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喜歡談命,這一方面顯示中國人的智慧,另一方面也說明中國人的現實感。
的確,人做為世間的存在充滿著限制與無奈。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誕生,也無法逃避自己的死亡,甚至連疾病有時也不在你我的控制之列,更不用說歷史文化與家國天下的大環境了。你或許會說,環境只是環境,為何會有命與限制的感覺呢?其實,環境並不是限制,是人對環境有了某種期望與理想,相對於此,環境能否支持、配合,就形成了限制與命感了。易言之,是因為我們有自覺反省,有理想願景,才會試圖在環境限制之中有所突破,也才會有命感,是有義才有命,有理想才有現實的阻力可言。
不是嗎?如果我們只是一隻蟑螂,又何必有命感?先聲明,此處暫時不回答莊子與惠施的問題:你又不是蟑螂,如何知蟑螂?顯然,蟑螂完全遵守自然律,不必有超越自然律的自覺與渴望,因此,現實只是現實,安之可也,既無限制,也無命感。唯人則不然,人會有理想、有願景、有改造的努力與奮鬥,因而理想愈強的人命感也愈強,至於毫無理想的小人也就只是隨波逐流、東西搖擺,既無法挺立自我與理想,自然也無法感受命感的尊嚴與崇高。
正是如此的反省,讓我對台灣仍充滿期待,因為有太多的朋友發出感慨與嘆息,是帶著期望與不忍的嘆息。因為我們珍愛台灣的一切,所以不忍心它只是如此,這樣的不忍心讓我們更認清現實,也更充滿改造現實的期望與動力,何以故?因為你我皆有一顆仁心、一份義情以及不服輸的勇氣。此時,我正批改著學生的作文,一篇篇論述著他們對台灣未來的掛念與期望,此中有甚深的使命感,也有至高的理想。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且讓我們在知命之餘,更能以具體的行動立命、安命,為台灣的未來盡一分應有之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