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問我:「每天都走同一條路線,而且是走好幾回,日復一日,不會感到厭倦嗎?」剛開始還真的會感到厭煩與無趣,乘客永遠都是一樣的問話,會逃票的還是那些極少數的人,久而久之,一眼望去也都可以看得出來。
當時雖然感到工作是不斷的重覆且枯燥,但礙於經濟狀況,有一份穩定微薄收入的工作也算是不錯啦!就這樣過了幾年,後來有因緣接觸到佛經,就把精神寄托在讀經上。
原先也總以為可以讀到讓人開悟的詞句,但尋尋覓覓了五年,還是找不到。終於有一天,有介紹我讀從未讀過的某一部經,當下豁然開朗,便發願要與更多的人分享,勸大家不用浪費時光與體力,只要有這一部聖典就夠了。
一日下午時段,車廂內沒有多少乘客,當我走到最後的車廂時,發現一位法師正在看書。我就好奇的走過去說:「法師!您好!我可以與您分享學佛心得嗎?」那位法師很爽快的答應了,我就又敘述了一遍讀佛經的體悟。
那位法師也很慈悲的表示,要與我分享一個小故事,我心想:「太好了!有故事可以聽。」她說:「從前有一位很窮的乞丐,偏逢三天三夜的大颱風,只好又冷又餓的躲在破廟裏。好不容易颱風過去了,才拖著快撐不住的身軀出來討吃的,見一戶人家散發出煎餅的香味,就很不好意思地去乞討。那戶人家也非常慈悲,請他坐下,讓他慢慢吃到飽。那知乞丐吃到第七塊的一半時,突然覺得好飽啊!感慨的說:『早知道這塊餅吃到一半就能飽,就不必浪費前面已經吃下去的六塊餅了!』」
當時,我真的愣住了,不知道該說什麼,後來實在忍不住請問法師說:「您是不是在罵我?」
法師慈祥的笑說:「您真聰明,畢竟已讀了五年的佛經了。若不是前面五年平日讀經而對佛陀教法漸漸地體悟,哪有後來的豁然開朗?就像人不是突然長大的;而是慢慢成長的。學佛也是如此,不該藐視那五年所讀經典的功德,否則會墮入謗法的問題。再說,要不是眾生的根機有千百種,佛陀也不必說了八萬四千法門。」
很感謝這樣的當頭棒喝,讓我懂得開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卻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體悟中長養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