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顯示,去年台灣十五至二十四歲年輕人中,未就業、未就學,靠啃食父母財產過生活約四十七點二萬人,平均十位年輕人中就有一位啃老族,到底造成這個現象的緣由是什麼,是父母還是子女的問題?
少子化讓父母過度保護溺愛小孩,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生活,子女在溫暖安逸的羽翼下長大,一旦進入社會後,卻不知道該怎麼生活,失去做決定的能力和勇氣。
若父母此時依舊給予孩子「沒關係那就回家吧!」這種觀念,而不是給予正面引導,就糟了。
現代年輕人學歷愈讀愈高,導致出社會眼高手低,常因為薪水不夠、工作不如預期離職。
啃老族不但未成為社會生產的主力,反而成為社會的負擔,更會進一步加速老化勞動,及不婚、不生、不養等社會問題。
從小父母教育的觀念就是「想要什麼就要自己努力爭取」,我現在很想趕快出社會工作賺錢,而家是讓我休息充電的地方,父母一輩子辛苦,後半輩子該由我們照顧,這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
吳宜樺(新北市/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