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重創菲律賓 基督宗教救助 照顧災民身心靈

 |2013.11.14
2214觀看次
字級
海燕重創菲律賓,導致許多民眾無家可歸,只能暫時住在教堂裡。而原本是人民心靈寄託的教堂,頓時成為能讓災民遮風避雨的臨時避難所。  圖為菲律賓萊特省首府塔克洛班市裡的一間教堂。  圖/新華社
海燕重創菲律賓,導致許多民眾無家可歸,只能暫時住在教堂裡。而原本是人民心靈寄託的教堂,頓時成為能讓災民遮風避雨的臨時避難所。  圖為菲律賓萊特省首府塔克洛班市裡的一間教堂。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海燕」颱風上周重創菲律賓,無數村落、街道、建築被毀,數百萬人無家可回,首批國際援助已抵達災區,除各國政府前往救災外,包括世界展望會、救世軍、天主教明愛會等宗教救援團體也進入重災區,提供災民生活物資跟心靈關懷。



 遠在羅馬的教宗方濟,上周五在推特發起為菲律賓祈禱的留言,已有三萬人轉寄,周日時更在聖彼得廣場引領六萬多名群眾,以默禱方式為菲律賓人獻上祝福與安慰,並敦促信徒對這個天主教國家提供具體協助。



 菲律賓世界展望會工作人員傑夫‧拉米戈(J e f f L a m i g o)表示,該單位與菲律賓天主教明愛會(C a r i t a s P h i l i p p i n e n)、美國天主教明愛會(C a r i t a s U S A)合作,向重災區寄出一萬八千個帳篷、一百萬片飲用水殺菌片。德國天主教明愛會、公益組織「德國援助」(A k t i o nD e u t s c h l a n d H i l f t)及聯合國難民援助組織也展開募款行動。



 身為基督教人道組織一員的台灣世界展望會,第一階段救援工作預計募集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元,投入糧食援助、飲水衛生,並提供受災民眾緊急避難所,協助受災民眾度過生活難關。為照顧災區內兒童的安全,世展會也將設置兒童關懷中心,幫助孩子盡快走出受災陰霾、恢復日常生活。



 香港世界宣明會不僅為風災籌得約港幣一百萬元(約新台幣三百八十二萬元),宣明會救援隊伍正在宿霧(C e b u)、薩馬(S a m a r)、萊特(L e y t e)、伊洛伊洛(I l o i l o)等重災區,派發糧食、毛毯、衛生用品等民生物資,並搭建臨時帳篷,援助約八萬個家庭、四十萬人。此外,宣明會也計畫向香港政府賑災基金申請五百萬元港幣,投入救援。



 基督教救世軍國際緊急救援服務,已派員前往菲律賓救援,除了派醫生為災民提供醫療援助外,也撥出十萬美元(約新台幣二百九十六萬元)為塔克洛班的災民提供食物,希望在菲國空軍幫助下,盡快把食物包、食水和醫療用品運送到塔克洛班。救世軍在萊特島設有四個服務中心,已開始為災民提供不同的服務,但資金的缺乏,令救世軍的救援工作受到限制。



 整全使命聯盟(I n t e g r a lA l l i a n c e)是聯繫全球十九個基督教救援及發展組織,該聯盟在菲律賓的夥伴機構P H I L R A D S,聯合萊特和薩馬的教會,向七千戶受災家庭提供糧食、食水、藥物和臨時帳篷等救援物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