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凱平
(安睿證券投資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勞工退休金投資標的開放給勞工朋友自選」的議題是最近許多人熱烈討論的話題。其實,這個議題已經研議很久了,先前不少金融、勞工及學術界的朋友,對勞退基金由政府集中管理抱持保留的態度,認為應該盡速開放讓勞工自行決定個人退休金的運用方式。現在相關單位研議,可能先由勞工自提的部分開始實施。
各界認為應該盡快開放自選的理由不外乎是:一、勞退基金由政府管理,成績並不彰顯,不符合追求長期績效的目的;二、勞退基金是人民的財產,具有所有權資格的勞工竟沒有自行運用資金的權利,很難說服民主社會自我意識日漸高漲的勞工朋友;三、世界各國退休金發展的主流趨勢,都是採取開放式,由勞工自行選擇個人退休金的運用方式及投資標的。
在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架構下的勞工人數近六百萬人,涵蓋老中各年齡階層。不同年齡的人對退休基金運用有不同的需求,年輕人因為退休時間還早,可以承擔較高的投資風險,以換取較佳的財富積累效益;年紀大接近退休年齡的勞工,情形正好相反。如今新制退休基金仍由政府統一運用管理,等於是讓所有年齡層的勞工同吃一鍋大鍋飯,這種作法明顯背離新制勞退設立之目的,強迫提撥退休金為的就是要提供勞工退休生活保障。
坦白講,開放勞工自由選擇退休金運用的主張是合理的。但在開放與否的決策尚未定案前,至少有兩個問題,大家應該要有充分的認識。首先,政府集中管理的退休基金績效未必一定不佳,目前由政府監管運用退休基金最成功的,首推屬確定給付制的美國加州公務人員退休基金(CalPERS),該基金規模高達二千億美元、受益人數超過百萬人。該基金經過多年專業經營管理,績效卓著,成功的原因與其監理委員會的架構與功能有密切關係。可見政府管理運用退休基金未必會績效不彰。事實上,我們勞退基金近年在妥善運用委外投資顧問的情形下,成效亦有明顯地提升。
反過來看,國內勞工朋友普遍缺乏正確理財觀念,投資行為不理性及消費過度,再加上金融市場業績掛帥、產品導向的行銷手法,讓投資人過去多年來傷痕累累,完全談不上協助客戶達成長期累積財富的目的。如果政府決定從善如流,加速開放勞退金讓勞工自行運用,那麼就應該結合民間力量,盡早開始勞退金理財規畫的推廣教育工作,讓廣大勞工取得正確的理財觀念,以及知道如何保護自己,不成為金融機構惡性推銷的犧牲品,甚至有諮詢的管道讓勞工就教,有配套措施再來開放,才是真正負責任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