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電】瀋陽某快遞公司區域經理郭峰近來有些苦惱。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光棍節網購高峰,他服務的快遞公司自十月一日大陸國慶後就開始「招兵買馬」,但時至今日,仍然缺少多位快遞員。
去年業績豐收,卻也讓快遞業人員難忘去年爆倉的場景。現在光棍節就近在眼前,內地各大快遞公司紛紛提前應對。中新社記者瀏覽多家招聘網站發現,僅在瀋陽當地,快遞員、分揀員等徵人廣告就超過二百則。
郭峰告訴記者,快遞員的薪資一般是「底薪加上送件獎金」,此次招聘,公司特別提高光棍節期間的員工底薪,希望能夠招到更多快遞員。但事與願違,「應聘人數還達不到招聘總數,連擇優的餘地都沒有。」他說。
中新社記者實地查訪,發現這是當地許多快遞公司的普遍現象,一些公司的徵聘訊息已在網站上掛了二十多天。郭峰說,「平時每天分到我們站的快件大約二百至三百件,但在去年『雙十一』期間,每天配送的數量已超過六百件,這就需要大量人手。」
事實上,派件數量的增多,對應增加的是收入。瀋陽順豐快遞員李野說,去年光棍節期間,他每天送件獎金就超過人民幣四百元,當月收入能達到九千元。然而,派件高峰時無休止的工作讓他的一些同事被迫辭職,「很多員工是因為身體吃不消,而最後選擇轉行的。」
即便如此,電商之間對速度的爭奪卻更加激烈,一些商家甚至承諾,部分地區上午訂貨、下午即可收到。與此同時,主管快遞行業的國家郵政局也在近日提出要求,今年「雙十一」在「不爆倉」、「不癱瘓」,保證收攬、分流和投遞等各環節要平穩運轉。
但這些現實狀況對於人手短缺的快遞公司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郭峰無奈地表示,如果招不到新員工,他和同事只有硬扛。
業內人士指出,對於快件高峰期招工難的現狀,僅通過在短時間內加薪的舉措是難以留住人心的。提高福利待遇、改善工作環境,以較為科學的方式制訂出員工淡季、旺季收入,甚至為員工設計職業規畫,讓他們看到提升空間,都將更有助於快遞公司「留人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