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寶山水庫中央 盼橋30年

 |2013.11.08
1529觀看次
字級
張家位在寶山水庫中央,要祭祖還需橫度九十公尺寬水面。水利署與縣府相關局處乘汽艇會勘。圖/蔡昕穎
張家位在寶山水庫中央,要祭祖還需橫度九十公尺寬水面。水利署與縣府相關局處乘汽艇會勘。圖/蔡昕穎

【本報新竹訊】「希望有條回家的路!」新竹縣寶山水庫一處十多甲土地因水庫徵收後,水淹沒原有田地,形同小島,地主若要到自家土地,僅能划竹筏。新竹縣長邱鏡淳昨天率縣府團隊偕同水利署會勘,評估興建吊橋的可能性。

新竹縣寶山水庫於民國七十三年完工,徵收土地時卻未全面徵收,只徵收到水面上一公尺,導致位於水庫東岸的土地變成水中孤島,原本居住在此的張姓家族被迫搬遷,由於祖墳、老家以及耕作的農地總共十幾甲都還在島上,三十二年來回家只能划自己紮的竹筏,越過九十公尺寬的湖面。

張家長子張清鋒說,因為一水之隔,自己從小生長的家變成回不去的地方,清明祭祖都要划竹筏,一個竹筏卻只能使用二到三的月,每年都要重新紮過三、四個,非常不方便,最近才花錢請人做新的「膠伐」,就是希望能「回家」。

張清鋒七十八歲的母親張范秀蘭也說,三十二年前,土地是相連,僅有一條小溪相隔,走便橋就能回家,但水庫徵收後,水淹沒原有田地,也斷了前往自家的路,老家土地上原本種茶、種菜,現在種竹筍,每次都要「渡河」才能照料農作物,而且很怕竹筏「翻船」,請求公部門重視交通問題,「還給我們一條路。」

邱鏡淳昨天偕同水利署到現場會勘,縣政府提出跨湖橋梁建設計畫,預計花費三千五百萬興建九十公尺長、四公尺半寬的橋梁,希望方便運輸農作物、也能讓外地遊客飽覽水庫風光。不過水利署保育事業組組長王藝峰表示,因為寶山水庫為水質水量保護區,涉及到的法令層面相當廣,還需進行環境評估。張家則希望這座盼了三十年的橋,能在明年順利完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