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門口,有一攤販賣的柿子很便宜,不過還沒熟,顏色青青的,也很硬。小販十分熱情地說:「買幾斤吧,拿回去放上幾天就能吃了。」可是,買回去放了三天後,柿子還是硬硬的。忍不住嘗了一個,竟然又澀又苦,便想將柿子扔掉。
林業局科技推廣站的一位專家朋友知道後,連忙阻止我:「不能丟!如果你急著想吃,可以找幾根牙籤,扎在柿子上,保證熟得又快又好!」
雖然我有點將信將疑,但還是照著朋友的話去做。當天晚上,我就在柿蓋(萼片)周圍扎上了幾根牙籤。兩天以後,拿出柿子一看,果然變軟了,而且口感也很不錯,甜甜的,早已沒有了當初的苦澀味。
牙籤扎柿子,為什麼能催熟它呢?
對此,朋友耐心地向我解釋說:「用牙籤催熟柿子,屬於刺傷脫澀法,是一個很管用的土辦法。它的原理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柿子表皮被扎破後,自然加速其氧化,從而達到快速成熟的目的。」
原來,「成熟」有時候必須以傷痛為代價。柿子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面對生活中的傷害和痛苦,一般來說,每個人都會避之唯恐不及,希望它們遠離我們,永遠別來招惹自己才好。在我們日常的祝福詞中,也都是千篇一律的「一帆風順」、「平平安安」等吉祥話語。可是,就像所有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一樣,傷痛其實也並非像我們想像的那麼一無是處,甚至可能有著難得的價值——促使我們不斷地成長、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