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國中林喬羚(左)、黃品禎(中)、鄭小玉(右)不負眾望,多次在拳擊比賽拿下好成績。圖/蘭州國中提供非報系
【本報台北訊】為了讓弱勢學童能在不同領域發光,教育部補助「具特殊專長弱勢選手計畫」,其中北市蘭州國中三位女將林喬羚、黃品禎、鄭小玉,即使出身弱勢,仍不負眾望多次在拳擊比賽中拿下好成績。
教育部「補助培訓特殊專長弱勢學生計畫」主要針對各級學校身心障礙、原住民、中輟生、中低收入、低收入等學生,協助其在學習資源不利因素下,發現具特殊專長或優異潛能者,鼓勵其奮發向上。補助以個人或學校團隊名義申請,個人最高補助上限為五萬元,團隊最高為五十萬元。自民國九十九年起辦理,累計補助已達七千萬元,弱勢學生受益人數近一萬五千人。
所補助特殊專長不僅涵蓋音樂及體育專長,也有調酒、藝術創作、棋藝等培訓,經費主要用於聘請教練、比賽所需以及基礎器材等。
補助案中不乏諸多令人感動的故事,例如桃園縣立南崁高中的謝雨晴及溫勤宣,開始在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嶄露頭角;國立彰化啟智學校的沈家弘,不畏體能訓練的艱苦,目標直指特奧桌球冠軍。
蘭州國中校長陳澤民表示,多虧有這項計畫,讓許多弱勢孩子能夠無後顧之憂練習、比賽,學校只是一個管道,幫助孩子找到正確道路,而社會的善心人士則是幫助這些孩子繼續向前的力量。
來自弱勢家庭的林喬羚、黃品禎、鄭小玉,父母忙於工作,她們未成年就得肩負照顧家人、打理家務的責任,也因如此造就了堅強的個性。
黃品禎表示,有時候也想跟其他同學一樣,穿得美美的去遊玩,但拳擊讓她更有自信、有目標,她在拳擊場上學會以正確的方式打倒對手,也學習到如何面對家庭的缺憾。
拳擊隊教練劉崇偉表示,這群孩子知道資源不如別人,因此更努力在拳擊領域發光,有時候為了準備比賽,周末假日都在練習,別的女同學在開心逛街時,她們卻在練習場上不停訓練,這樣的恆心毅力,令周遭的人佩服。
學校表示,校內體育班學生多為弱勢家庭,訓練與異地比賽經費不足一直是體育班的最大困擾;幸好有外界的資源挹注,才能讓學生圓一個「運動場上奪冠」的夢想,學生都想跟這些貴人說:「有了您的扶助,我們不再是弱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