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藍毘尼園 文與圖/梁國興 |2013.11.06 語音朗讀 12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約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五月,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產期將臨,按當地習俗她須回家分娩。途經藍毘尼園時,皇后在一棵無憂樹下生了悉達多太子(圖1)。因此,佛教徒就把這裡敬奉為佛教聖地之一。無憂樹的原地點已改種一棵菩提樹取代 。 藍毘尼園面積七‧七平方公里。此園曾經荒廢多時,一八九六年被發現後由印度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孔林漢,以出土的阿育王石柱和一塊太子誕生浮雕證實為佛陀誕生地。 園內古蹟有: 阿育王石柱。西元前二四四年,阿育王訪問聖地後在此立柱紀念(圖2),直到考古學家發現此石柱後,才印證了藍毘尼的正確地點與阿育王朝拜聖地的真實性。柱高七‧七九公尺,不包括埋在地下之部分;周長二公尺多,但柱上的馬頭雕像已失。柱上刻有阿育王敕書銘文,也證明了佛陀在此地誕生(圖3)。 摩耶夫人祠。為紀念佛母摩耶夫人而建的一座白色建築物(圖4),位於整座遺址中央,於二○○三年重修完工。之前摩耶夫人祠的牆壁是暗紅色的(圖5);如今白色建築顯得更莊嚴高貴。這裡有一塊屬西元四世紀的石板浮雕,上面刻著悉達多太子降生圖(圖6),摩耶夫人握著樹枝,夫人妹妹在她身旁 。園內其它地方還有相同內容的浮雕出現(圖7)。 太子腳印石。在摩耶夫人祠地下室有一塊置放在防彈玻璃內,約七○×四○×一○公分被認為是太子腳印的石塊(圖8右)。它原是前人用來證明佛陀誕生的正確地點,於一九九六年重修摩耶夫人祠時被意外發現。 池塘。離阿育王石柱不遠處。這是太子降生後洗淨的地方(圖9)。 古寺遺址。為一座長方型僧院遺址(圖10),可惜還沒有發現有藝術價值的出土文物,如佛像。 緊鄰著佛陀誕生地,是十五個國家在此陸續建立的二十七所寺院,他們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和寮國等。 前一篇文章 【談古說今】枯枝牡丹亦有情 下一篇文章 【福相心造】埔里田野調查局長——鄧相揚 熱門新聞 01【閃文集】 駝峰天使2025.11.0402魏碧糈 用茶講心教品德2025.11.0103台中新社花海 重現經典卡通2025.11.0604【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2025.11.0205【營養專欄】破解糖尿病飲食4大迷思2025.11.0106【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62025.11.0207社論--做自己的數位主人2025.11.0208盧世祥 以金繕工藝圓滿人間愛2025.11.0109【看人間】老人應要活得快樂,而不是活得合理2025.11.0410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2025.11.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乘著秋風入寶山: 走訪漯底山自然公園【苦中生蓮──范佐伊新媒體藝術展】卑溼汙泥乃生此花【翰墨天地】說事後話猶恐當局者迷【古堡麗影】倫敦塔:英國千年歷史活教材【書藝心語】失去未必是禍【大江南北】道法自然千年聖境:河南老君山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佛陀三次法駕斯里蘭卡【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