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藍毘尼園

文與圖/梁國興 |2013.11.06
1255觀看次
字級


約於兩千五百多年前的五月,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皇后摩耶夫人產期將臨,按當地習俗她須回家分娩。途經藍毘尼園時,皇后在一棵無憂樹下生了悉達多太子(圖1)。因此,佛教徒就把這裡敬奉為佛教聖地之一。無憂樹的原地點已改種一棵菩提樹取代 。

藍毘尼園面積七‧七平方公里。此園曾經荒廢多時,一八九六年被發現後由印度考古學家亞歷山大孔林漢,以出土的阿育王石柱和一塊太子誕生浮雕證實為佛陀誕生地。

園內古蹟有:

阿育王石柱。西元前二四四年,阿育王訪問聖地後在此立柱紀念(圖2),直到考古學家發現此石柱後,才印證了藍毘尼的正確地點與阿育王朝拜聖地的真實性。柱高七‧七九公尺,不包括埋在地下之部分;周長二公尺多,但柱上的馬頭雕像已失。柱上刻有阿育王敕書銘文,也證明了佛陀在此地誕生(圖3)。

摩耶夫人祠。為紀念佛母摩耶夫人而建的一座白色建築物(圖4),位於整座遺址中央,於二○○三年重修完工。之前摩耶夫人祠的牆壁是暗紅色的(圖5);如今白色建築顯得更莊嚴高貴。這裡有一塊屬西元四世紀的石板浮雕,上面刻著悉達多太子降生圖(圖6),摩耶夫人握著樹枝,夫人妹妹在她身旁 。園內其它地方還有相同內容的浮雕出現(圖7)。

太子腳印石。在摩耶夫人祠地下室有一塊置放在防彈玻璃內,約七○×四○×一○公分被認為是太子腳印的石塊(圖8右)。它原是前人用來證明佛陀誕生的正確地點,於一九九六年重修摩耶夫人祠時被意外發現。

池塘。離阿育王石柱不遠處。這是太子降生後洗淨的地方(圖9)。

古寺遺址。為一座長方型僧院遺址(圖10),可惜還沒有發現有藝術價值的出土文物,如佛像。

緊鄰著佛陀誕生地,是十五個國家在此陸續建立的二十七所寺院,他們包括中國、日本、韓國、印度、斯里蘭卡、緬甸、泰國和寮國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