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枯枝牡丹亦有情

馮雁軍 |2013.11.06
1570觀看次
字級

牡丹國色天香,是花中之王、凌波仙子。論到產地、名氣,當數洛陽、荷澤。其實,便倉的「枯枝牡丹」,才稱得上天下一絕。

便倉,是蘇北鹽城的千年古鎮,牡丹園裡植有堪稱天下奇絕的「枯枝牡丹」。它的與眾不同,是「枯」和「情」。

先說「枯」。

這牡丹的枝兒,不似其它同類青青梗梗、鮮鮮嫩嫩、嬌嬌滴滴,而是虯枝縱橫、火燒焦灼、斑痕累累。別看它這副風燭殘年、老氣橫秋的模樣,一俟穀雨前後,枯枝上冒出的肥碩綠葉油油亮亮,猶如碧透的翡翠;一朵朵大如碗口的花兒,奼紫嫣紅、嬌豔嫵媚。紅的紅得發紫,如熾熱的火焰競相怒放;粉的粉得嘟嘟,似霞蔚的溫柔暖暖。

「枯枝」的來歷不凡。唐朝武則天當了大周皇帝,為了慶賀登基,下詔宮中百花「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時值隆冬,牡丹仙子「違旨」不曾開花。武后為此怒令,將宮中牡丹悉數刨起,用火燒焦後放逐京城,遷到洛陽和淮南卞倉(今便倉)。這是小說《鏡花緣》中這麼說。

明《卞參政公傳》和一九八八年出土的刻石記載:元朝末年,曾在陝西任參政知事的蘇州人卞濟之嫡孫卞元亨,因臂力過人,智勇雙全,赤手空拳打死過猛虎,被吳王張士誠委為兵馬大元帥。張士誠兵敗後,卞元亨解甲歸隱便倉,途中丟失馬鞭,遇口銜枯枝的花鹿跪倒馬前,於是取枯枝策馬而歸,隨手將牡丹枯枝插於園內,後來竟然開花。

再說「情」。

眾所周知,牡丹花開十二瓣。枯枝牡丹可不一樣,農曆閏年有十三個月,牡丹花花開十三瓣,歷次如此。卞元亨歸隱後,朱元璋多次征召不應,發配遼東充軍。行前,卞將軍把酒酹牡丹:「主人有幸回,當再作花開。」

此後,枯枝牡丹不再開花。十年後,卞元亨被赦歸來,此花竟開得滿枝異彩。他感動不已,詩讚:「牡丹本是手親栽,十度春風九不開。多少繁花零落盡,一枝猶待主人來。」

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舉國哀悼,枯枝牡丹一樣悲痛,全年無花。

枯枝牡丹亦有情。它充滿了傳奇與神祕,敢愛敢恨,一切都鐫刻在生命的花朵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