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部落 悟

宋瑞洋/台南市東區台南一中一年十七班 |2013.11.01
1032觀看次
字級

禮貌,是展現良好品格的一種方法,它隱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中國社會中,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長幼有序,兄友弟恭……皆影響我們待人處世的原則與看待人事物的價值觀;而在西方世界中,談吐之間,用餐禮儀,甚至是像眼神這般細膩的動作,都成了評斷一個人是否能擔當重任的準繩。

「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打從孩提時代,父母便督促我背誦如《弟子規》等經典,無一不提及禮貌的重要性。只是年幼的我,懵懂無知,不能真解其義,徒有口而無心。

當我開始與人相處,學習待人接物之道時,才漸漸將腦中的經文付諸行動,應用於人際互動中。尤其是逢年過節時,親友們齊聚一堂,正是檢驗我應對進退是否恰當的時刻,從打招呼到沏茶端盤,無不是一門學問。

然而有一天,自以為已能將所學應用於生活中的我,卻因為家庭小事而與姐姐鬥嘴,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完全將古聖先賢的話語拋諸腦後,直到父親提醒:「知識能活用在生活中,才是真智慧。」我才如夢清醒,反覆思索著:為何讓情緒控制了理性?為何腦中的經文全部消失殆盡?

此時,華盛頓那句名言如醍醐灌頂地浮現腦海中:「讀書若未能應用,則所讀的書等於廢紙。」我冷靜反省後,又重新拾起經書,開始修習起我未竟的課程。

孟德斯鳩詮釋禮貌:「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唯有發自內心的謙和有禮,才能縮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得到眾人的肯定與尊重;唯有以禮貌為基礎的理性溝通,才合乎民主的精神;也唯有締造「禮義之邦」,社會才能祥和樂利。這是我的體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