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懷疑,有三十多件油品比例不符,其中包括某些「大咖」,要求再深入查證。未料主管在外口頭指示,承辦人沒聽清楚,竟然以電子郵件通知各縣市衛生局,要廠商下架,造成油品廠和通路商一陣慌亂,烏龍事件搞得人仰馬翻,被廠商罵到臭頭。
公文發放有既定流程,亦即標準作業程序(SOP),政府一定要確認查證再公布,但名單提早曝光,令人匪夷所思,莫非內部有問題。不解的是,名單從何處來,哪個單位洩漏的,是否涉及利益勾結,衛福部該負督導之責,各地衛生局亦難辭其咎。
某些大廠被懷疑有問題,眾所周知,嫌疑不代表犯法,因為還沒確定罪行。但台北市衛生局率先通知業者下架,導致量販店和超商忙成一團,民眾更是人心惶惶,準備另一波退貨潮,結果證明只是一場鬧劇,叫廠商不氣結都難。
被點名的泰山、味全、頂新集團等大公司,配合政府法令,主動要求商家下架,守法的結果是,貨品清理困難,信譽嚴重受損,民眾信心崩盤,損失難以估計。只因政府辦事無能,企業無端受害,若公家機關都像這樣辦事,企業不倒閉者幾希。
食安風暴未息,烏龍公文又出,讓人不禁要問,是政府螺絲鬆了,還是公務員漫不經心?此事造成國人困擾,衛福部部長邱文達表示「很深的歉意」,但歉意能保證不再出紕漏嗎?
食藥署承認疏失,聲稱若廠商提出國賠,也一定會負起責任。認錯是負責任的表現,「過,則勿憚改」,國人予以支持。問題是,疏失是承辦官員所造成,為何由全民納稅錢支付?
公文外洩事件,行政院長江宜樺大動肝火,限定昨天下班前提出懲處名單,給社會清楚交代,我們希望這次是玩真的,別向公平會所說的,「快成無政府狀態了」!
台北市(黃成福/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