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之所以灑脫飄逸,是因為有濃郁的書卷氣息;品茶之所以能品出清香清純,是因為心安神定。圖/方雲(南昌大學四方藝術研究院院長)
人品之所以灑脫飄逸,是因為有濃郁的書卷氣息;品茶之所以能品出清香清純,是因為心安神定。
《百丈清規》卷七中說:「叢林以茶湯為盛禮。」禪僧飲茶,茶也用來供佛。學佛,並不單靠坐禪就可臻至境,沒有佛作佛行,就不算是禪的生活。唐代百丈懷海禪師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庭園打掃、砍柴、耕田、種茶等作務,都是佛法,茶生於自然,飲之如與自然對話,簡單的生活狀態,淡泊的精神追求,茶味即禪味。
禪宗精神與茶性本質相互共鳴,也就有「茶禪一味」之說。一茶一禪、一物一心,兩種文化,非一非異,茶禪一味,有相無相,不即不離。
如今,許多人品茶、修禪,借助清茶一杯,以茶代酒、以茶入詩、以茶入畫、以茶歌吟、以茶興文……生活自是多了幾分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