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一名五十歲民眾因無法吃冰、吃酸的東西到醫院求診,經牙醫檢查後發現全口牙周病,全口多處「牙齦萎縮」。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科醫師張文表示,「牙齦萎縮」是指牙齦退縮到牙冠牙根交界處,而讓牙根裸露,一般來說,隨年齡增加,病患牙齦萎縮的範圍及程度也會增加。
張文說,造成牙齦萎縮的原因很多,如牙周病、刷牙力量太重、唇繫帶或舌繫帶位置太靠近牙齦邊緣,及牙齒位置太突出、放置舌環或唇環、設計不當的假牙等;一旦牙齦萎縮,會有牙根敏感,不美觀,易堆積牙垢,並形成牙根蛀牙的後遺症。
張文建議,罹患「牙齦萎縮」的病患要先作詳細口腔檢查,進一步控制病因,以罹患牙周病的病患而言,需接受牙周病治療,以避免齒槽骨繼續萎縮;若是刷牙力量太大或使用太硬的牙刷導致,則要換成軟毛牙刷,以較輕的力量刷牙。
至於「牙齦萎縮」的治療,需在醫師審慎評估後,考慮是否適合進行牙根覆蓋術,或以假牙、填補的方式來解決美觀及蛀牙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