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大統油品造假風暴持續延燒,衛福部飽受批評,部長邱文達強調,再怎麼地嚴格,「人心的險惡是很難克服」。食藥署區管中心副主任許景鑫表示,目前完成五十家油廠稽查,初步發現三十六件油品的配方或製程恐有疑慮,已帶回油品樣本,檢驗結果一周內出爐,屆時才能全面釐清有無油品「未爆彈」。
大統油品造假也引發各界對政府標章認證的質疑。有立委批評,不只大統混油,先前山水米事件,泉順公司的十一項產品CAS標章也被經濟部撤銷,再再顯示出政府對GMP與CAS認證檢驗不力,因此呼籲負責管理的經濟部應提出改善計畫。
對此,經濟部工業局民生化工組副組長陳昭蓉表示,大統事件是「誠信問題」,已於十八日撤銷食品GMP認證,希望外界對於GMP認證不要產生誤解。經濟部工業局副局長呂正華指出,大統油品疑似添加銅葉綠素、棉仔油等於產品中,非屬食品GMP認證產品,是「廠商惡意添加」,未來會再檢討檢驗過程不足部分,「還有改善空間」將修法改進。
關於國內食品安全防護網,行政院長江宜樺指出,目前制度只有兩級品管,由廠商自行檢驗品質,另一方面政府衛生單位去抽樣查驗,未來要結合學界、民間力量建立三級品管,並在第二級要求廠商每種產品都必須經過檢驗才能上市,政府也將爭取更多實驗室、民間有關營養、食品科系,一起建立安全防護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