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曾聽過一首有很多動物的歌,有一段記憶猶新:「河馬張開口吞掉了水草,煩惱都裝進他的大肚量……」童年不懂什麼是煩惱、不知道河馬有多愛吃草,當然也不會曉得河馬的肚量到底有多驚人。
那天,我走進動物園河馬區,被牠龐大的身軀吸引,這是首度這麼近看著河馬,也被牠注視,所有思緒好像都停住,只能專注地看牠用餐。負責餵食的飼育員說,河馬一天要吃二箱青草,一箱大約有二十公斤,所以河馬一天的食量大概是四十公斤,這個數字很有分量啊!
河馬的吃相有其特色,這跟牠的口部構造有關,由於顎關節位置偏後,張口可以大到一百五十度,河馬吃草時嘴朝下,每次閉口咀嚼時,不免掉出大量水草,牠似乎懂得惜福,會用嘴吸食落在地上的草,一直持續這動作,直到把草全部吃完。
飼育員在旁會判斷河馬進食的速度,再斟酌餵食分量,一來一往間好像早有默契,河馬總是知道什麼時候該張口再吃,像是乖乖的小朋友,一口接一口,嚼著世上最美味的青草!
儘管河馬不像獅子、老虎、大象般,容易成為孩子掛在口中的動物;也不像兔子、狗、貓、鳥一樣,成為人們鍾愛的寵物,但我卻獨愛河馬的憨厚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