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武平 不砍樹也致富

 |2013.10.19
967觀看次
字級

【新華社電】參天蔽日的栲樹林下,一百二十畝的金線蓮生機勃勃。梁野山種業有限公司經理陳青松說,金線蓮喜陰溼環境,梁野山得天獨厚。基地今年四月開種,每一畝產值二十四萬至二十六萬元。在茂密森林裡耕種「林下金草」金線蓮,是「中國林改第一縣」閩西武平縣歷經十二年改革的結果。

「上世紀九○年代,隨著木材價格不斷上漲,集體山林遭亂砍濫伐,靠幾個村幹部和護林員管不住,火燒山時常發生,造林也沒錢投入。」時任萬安鄉捷文村支書的李永興說,「那時村民收入很低,大家怨言大,都希望林地能像農田那樣承包到戶。」

二○○一年,武平試著讓村民承包,像李桂林就在當年十二月拿到第一本新林權證,「我當時分了二百五十九畝林地,吃下了定心丸,心想山是我的了,我有權力管了。」副縣長丘善輝則說,「林改前,武平每年造林約兩萬畝,主要靠林業部門投入;林改後,全縣平均每年造林四點五萬畝,大部分由林農和私企投資。」目前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九點七,生態環境品質居全省第二;農民人均林業收入比二○○一年增長四點二倍。

此外,當地政府在不寬裕的財政中撥出人民幣一千五百萬元,成立林權抵押貸款擔保基金,「在各地推行的林權抵押貸款中,武平的作法最便捷,中間環節最少。」縣林業局局長鐘發貴說,「過去銀行不敢貸,現在多家銀行爭放貸。迄今全縣已發放林權抵押貸款二十八筆、二百二十萬元。」也因此,在武平縣「不砍樹也致富」林農在林下養雞鴨、在林間種植中藥材等。

像是坐落梁野山坡的城廂鎮雲礤村,原是出名的窮村。近年來雲霧繚繞的雲礤村發展生態旅遊,成了名聞遐邇的美麗山村,去年共接待遊客二十五點六萬人次,躋身中國生態旅遊大縣。最重要的是,去年全村人均收入為人民幣一點二萬元,外出打工的村民紛紛回鄉發展旅遊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