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縣衛生局昨天在彰化市旭光路全聯福利社,把有問題的油品下架。圖/黃進恭、郭宣
大統負責人高振利(左)向國人道歉,但他強調是作業疏失。
【本報彰化訊】彰化大統長基公司傳出製造假的橄欖油,衛生局昨天根據檢方查獲的業者配方表及進貨單發現,不只橄欖油摻雜銅葉綠素,包括高價位的葵花油及葡萄籽油等五十三種油品「全中獎」,令人驚訝的是,就連台糖委託大統代工「台糖葡萄籽油」也遭波及,已緊急通知全國九百四十五家下游商家,相關產品全部下架。
「大統產品有一百多種,有問題的就占五十三種,幾乎是一半,影響之廣,難以想像。」衛生局長葉彥伯憂心的說,大統長基公司這次問題真的嚴重,還好檢方握有配方表,才能查出這麼多標榜天然特色的油品,居然都是「假冒」。
衛生局技正許婉貞和其他三名同事,昨天到彰濱工業區大統的工廠要封存相關油品,另一組人員則到彰化市全聯福利社、家樂福等大賣場,將有問題的油品下架,清查五十三種問題油品有無流入市面。
葉彥伯表示,到昨天中午為止,清查發現有五十三種產品添加銅葉綠素,其中包括台糖公司委託代工的「台糖葡萄籽油」,現場封存庫存產品三十四種,包括葵花油、葡萄籽油、苦茶油及芥花油等產品,總計九千五百九十八瓶、一萬六千五百九十六點七公升。
食品衛生科長林毓芬表示,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銅葉綠素只能用在泡泡糖或口香糖及膠囊的製作,而且有一定的量,不能使用在油品的製作,大統已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十八條規定,可處三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罰鍰。
大統公司負責人高振利昨天出面向消費者道歉,一再強調銅葉綠素對人體無害,並辯稱不是故意要混充廉價食用油,是生產過程中控管不嚴,機器在生產葵花油等食用油後再生產橄欖油,才會出現混充的情形。
對此,葉彥伯直言「不太可能是汙染混到」,他強調,若是不小心混到,脂肪酸的比例不會那麼像橄欖油,尤其大統有一瓶特級橄欖油裡完全沒有橄欖油,而是由沙拉油、葵花油、棉籽油再加銅葉綠素混成,那應該是刻意調配成脂肪酸比例接近橄欖油。
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業者在標榜百分之百的橄欖油中,混用棉籽油、葵花油等,已涉及詐欺行為,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標示不實,可處罰四萬到二十萬元,若檢調認為業者明顯蓄意假冒摻偽,依食管法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八百萬元,「最後開罰多少,要視檢調調查狀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