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除了「民以食為天」的基本需求之外,「食」的境界更富有藝術文化傳承,家鄉情的多重意義。
幾百年來,原住民、閩、客、大陸遷播來台,以及現在外籍配偶,長期在台工作的外籍人士等。
台灣有的是民族大熔爐的事實,各種文化帶來各式各樣的飲食文化,美食齊聚一島更是世界奇觀。
食物獨到的色香味甚至還有聊慰鄉愁的功能。想到小時候看到載著一大箱「山東饅頭」的大陸省籍伯伯。當他掀開蒸布,熱騰騰饅頭的麵香撲鼻而來。在他的心底,蒸氣氤氳裡必然有家鄉景致,家人音容像跑馬燈一樣環繞著。
多年前我曾經至英國遊學。英國寄住家庭所提供的早晚餐雖然美味可口,但是不出幾日,我竟然在夢中夢到家鄉的白米飯和娘家美食。栽培「池上米」和我的鄉土情,空氣,陽光以及水才是讓我魂縈夢牽的元素吧。
無論是嘗鮮的饕客,或是想念家鄉食物滋味的遊子,在台灣都可以一償宿夢。小小的島嶼上卻網羅著世界大大的情懷,幸福滋味妙不可言。
日新(花蓮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