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雅雯/嘉義市玉山國中三年五班
這一夜,我輾轉難眠,心頭浮現的失落與不甘,數落著我的不爭氣。算一算,已是幾個多月前的事了,我卻仍耿耿於懷……
校內語文競賽緊鑼密鼓地展開,要選出各項目的菁英分子以為校爭光。「在陰錯陽差下失去兩次代表機會,這次終能一展長才、揚眉吐氣了!」我是這麼深信著。沒錯,這就是我的自信,不可缺的特質。優越感告訴我,我的作文能力無可匹敵,至少在校園裡是如此,對此我甚至毫無懷疑。一如往常,我得意地走出考場,彷彿看見自己勝利的微笑。
幾天後,與好友偕同前去查詢成績,準備一同迎接喜悅。毫不意外,閩南語朗讀的常勝軍依舊是她,我欣喜地向她道賀,同時目光也不忘找尋自己。當終於找到「作文」項目,我愣住了。榜上無名。胃裡一陣翻攪,我感覺有個東西正在往下沉,永無止境。有個冷酷的聲音迴盪在腦海:「你落榜了,別說代表,甚至沒有前三名。」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絕不是氣候因素──現下是炎熱的酷暑。
這一刻,我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當下唯一的念頭──我想離開這裡。先是大步邁開,接著拔足狂奔,然後是漫無目的地的踱步。我倚著牆輕輕啜泣,然後嚎啕大哭,此時,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仍倔強的低著頭。好友沉默不語,只是悄悄將面紙遞給我。她沒說話,也沒有安慰我,只是陪著我,等我止住失控的情緒。我哽咽著,感到恐慌,一個勁的埋怨「這不可能啊」。到了最後一刻,我還在騙自己。我感到好愧疚、失望。
那位獲勝的同學,也多少熟識,我基於禮貌道了聲恭喜,卻絲毫不認為我的能力不及他,這是我的孤傲,或許是善妒,說不上來。想起學姐說的話:「這種比賽畢竟很主觀。」我曉得這樣評論聽起來很沒風度,事實是,我不夠勇敢,因為承認偏見的存在需要勇氣。
一直以來,我都走得很順遂,也以為當面對失敗時,我能夠豁達微笑,卻不知道原來心中的自己是那麼軟弱,誰知道,那只是我自作聰明的「以為」。當他向我請教相關問題,只覺得他正殘忍的掰開我結痂、癒合的傷口,我的心在淌血,但沒有反抗。他天真的表情與一派輕鬆的語調,宛如無聲的訕笑,我知道他無心,我不怪他。我知道,是自傲害了我,我無從反駁。
這次失敗的打擊,在我心中掀起驚濤駭浪,我只盼隨之而來的,是美麗的浪花。成敗的確不代表一切,但我不可能視若無睹。或許,這次經驗教給了我一點什麼,我想,是謙遜吧!也或許,哪天我能反敗為勝,這誰也說不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