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四川省重慶梁平「雙桂堂」,有「西南第一禪林」、「西南叢林之首」美譽,欣逢建寺三百六十周年,日前由重慶市佛教協會會長、雙桂堂方丈身振法師主持祈福儀式,高僧誦經灑淨,賜福納祥,為大眾祈福。
雙桂堂由破山禪師創建於清順治十年(西元一六五三年),亦稱福國寺、金帶寺、雙桂禪院。其地竹林茂盛,別號萬竹山。破山法派傳人西來和尚撰《萬竹山雙桂堂賦》云:「山以竹號,不入五嶽四大之中;堂以桂名,獨起三槐二株之際。」「承接曹溪源流,破山不破;焰續臨濟法旨,雙桂無雙。」顯示雙桂堂是人傑地靈、高僧輩出的聖地。
雙桂堂占地一百二十畝,寺內殿堂林立,規模宏大,相當壯觀。關聖殿、彌勒殿、大雄殿、文殊殿、破山塔、大悲殿、藏經樓,從前方到後方,地勢由低到高,平行排列於中軸線,均衡而對稱。客堂僧寮分布兩旁,天井海壩點綴其間,主次分明,虛實相生,自成體系。
破山禪師倡導農、禪並重,在明末戰亂後的人煙稀少不毛之地,開墾生產,重建家園。據《雙桂堂四界碑》所圈定的範圍,當時寺廟大約有田產二千畝,弟子近萬人,號稱「萬指圍繞」。
破山禪師同時建立完善的雙桂禪派佛學體系;因人施教、隨機開示、機鋒棒喝的傳法禪法與相容並蓄的學術思想,內外貫通,古今融合,禪、教、淨、戒統一,「合宗共修」是門派中人共同遵循的原則。
另外,破山禪師也委派專人祭掃恩師密雲圓悟,出訪江南。透過訪問江南名剎耆老和饋贈《破山語錄》,表明雙桂禪學的淵源關係,展示破山門派的佛學思想和宗門實力,增進與江南寺院的連繫,使東、西部禪學得以溝通交融。
雙桂禪派迅速發展,雙桂道風大振遐邇,雙桂堂被賦予「西南叢林之首、西南祖庭、第一禪林、宗門巨擘」等殊榮,在東南亞一些地方至今仍保存著破山廟等紀念建築。
《中華佛教兩千年》云:雙桂堂創建後,得到清朝歷代皇帝支援,連續修建二百多年。民國時期,被列為「蜀中叢林之首」;一九八三年,名列全國重點保護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