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灣大學學務處職涯發展中心開設「生活禮儀教室」,教學生實用的衣服穿搭術、創意之道、生活和職場禮儀等,連續十二堂課零學分,且開在多數學生都不愛的夜間時段上課,但課程活潑實用打響知名度,讓台大生每學期初都會卯足全力,守在電腦桌前瘋狂搶修。
台大學務長陳聰富說,生活禮儀教室三年前開始開課,主要是看準很多台大學生,雖然很會念書考試,卻不太懂得人與人之間該如何應對,以及何謂社會廣為接受的標準禮儀。
這門課原本每學期只排六堂課,後來因學生反應熱烈,目前已增加到每學期十二堂,結果常到開學初、課程還沒開放網路報名,已經有不少學生詢問,且每學期一開課就秒殺。
台大生活禮儀教室除了講師授課,課程中也時常安排學生上台模擬各種人際互動情境,例如要學生在三分鐘內讓眾人對自己留下深刻印象,有學生講述與女友分手經驗,有學生講助人故事。學生上台發表時,講師就會從旁提醒站姿、握麥克風的姿勢等,還會適時修正說話語調等。
負責規畫課程內容的學務處職涯中心指出,為了滿足學生進入職場面試需求,今年課程內容新增「我的創意之道」、「聰明穿搭術」、「職場禮儀與倫理」等,邀請佐丹奴服飾人資部經理蘇蕙蘭、教育專家楊俐容等人授課。
職涯中心表示,很多學生都是到了求職面試時,才慢慢體認到職場文化與開放的校園風氣大不同。生活禮儀教室打破科系年級選課限制,從大一新生到博士班學生都可以選修,講師多半從業界請來,讓學生每堂課都能帶回一般課堂上學不到的實務經驗。
台大生物傳播系學生李心文說,當初是靠遞補才有機會選上,課程請了許多業界講師替學生進行實務禮儀訓練,其中最讓她印象深刻的口語表達,大幅提升她的課堂報告功力、增進溝通技巧,相信對畢業後求職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