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麵包師傅吳寶春到新加坡念APEX-C(NUS Asia-Pacific Executive MBA,APEX-C),獲得台星兩地高度關注,吳寶春念書的初衷很簡單,無非是希望有個學習機會,讓自己持續成長。
九月底的新加坡,依舊艷陽高照,炙熱一如七月。第二次的國大課程十月二日才開始,但第一學段完全專注在學業上的吳寶春,沒時間和心力多認識新加坡,這次要上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亞太高層企業主管碩士學位課程」,吳寶春特地提早到新加坡,想多看看這個城市。相較於七月的緊張不安,這次的吳寶春感覺自在許多。
即使像吳寶春這樣名滿全台的師傅,面對未知的事物,還是抱持戰戰兢兢的精神,吳寶春為了到新加坡念書,他事前做了很多準備,包括先念學校提供的書單,不懂的請教老師和朋友,「學習就是不要害羞,不要害怕,身段放軟,學習如何把心態歸零」。
吳寶春說,以前他只會做麵包,當一個經營者,不懂管理經營,很難做得好,「就算是做麵包,如果是沒有知識在做,做出來的麵包不會好吃」。
學歷只有國中的吳寶春,自嘲小時候不喜歡念書,被分到放牛班,十六歲就開始做學徒,十幾年後能再度踏入學習殿堂,他格外珍惜。要學習以前沒學過的財務管理或會計,對很多人來說令人卻步,但吳寶春正面看待,他說,學習中若受挫,也是值得,例如他把麵包給朋友吃,朋友嫌麵包不好吃,但可以點出吳寶春自己看不到的盲點,對吳寶春來說,這就是希望所在。
吳寶春的強烈學習意願,讓他認為不管在哪裡,可以學習對他來說就很滿意,當初選了新加坡國大,除了想把程序走完,國大也很有邀請誠意,因此他決定到新加坡來,他說,不管在哪裡,只要學習都是好的,未來在台灣他還是會繼續學習。
同學相互激盪 分享經驗
吳寶春到新加坡上課,學到的不只是專業領導才能,還有同學間的經驗分享與想法激盪,對他來說都是無比珍貴的資產。當老師提出一個議題讓大家討論時,他發現不同公司、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人,見解和觀點都不一樣。
讓吳寶春印象最深一次是老師提出一個人事主管關說的案例,吳寶春是第一個被點名回答的同學,他發現每個人見解不同,不同做法就會有不同結果,很多想法他以前沒想過,這樣的互相激盪過程讓吳寶春想法更廣,思考角度更多。同學來自各行各業,分享經驗,因此學習不是只跟老師學習,也跟同學學習,透過老師引導,他能更清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