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徵吉致力黑琵攝影及保育,被稱為「黑琵先生」。圖/呂筱蟬
【本報台南訊】六十八歲「黑琵先生」王徵吉,二十年來跑遍全世界,致力黑面琵鷺攝影及保育工作。去年他罹患大腸癌第三期,堅持和生命賽跑,仍拖著病體記錄黑琵點滴,希望在二○一五年達到此生最大、也是最後的心願,完成「探索黑琵世界全紀錄」。
現在的王徵吉,因罹癌體力下降,只走幾步路就氣喘吁吁,但他仍以堅毅不拔的神情表示:「我要讓全世界知道,台灣人還是有能力做好黑琵保育。」
二十年前,在台南七股工業區預定地,有民眾槍殺兩隻黑琵,造成國內外輿論撻伐。當時身為攝影記者的王徵吉奉命採訪,心想「只不過是兩隻鳥,有什麼了不起?」深入了解才知道,全世界僅存的黑琵只有兩千多隻,何其珍貴,毅然辭去工作,運用攝影專業記錄黑琵點滴。
「黑琵有翅膀可以飛,我就坐飛機到處追。」王徵吉說,候鳥隨季節遷徙,他花畢生積蓄跑遍世界各地,曾拍下黑琵下蛋的珍貴畫面,享譽全球。名聲的背後,他走過妻子同行出車禍罹難的內疚及昂貴器材被偷的痛苦歷程,「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歡喜做就要甘願受,這使我追求夢想的意志更堅定。」
他持續攝影、辦展覽、演說,卻在去年一月發現罹癌,開刀後持續做了十二次化療。期間他仍心繫黑琵,出門拍照。王徵吉說,每次工作都要走上一整天,拖著病體走到喘不過氣,堅持要找到最好的攝影角度,不分日夜守候,「這樣才能把黑琵最美麗的身影,呈現在大家眼前。」
王徵吉睽違兩年,在台南市歸仁文化中心再辦攝影個展「野鳥詩情」。他說,透過一張張的照片,希望在民眾欣賞時「種下一個希望」,進一步懂得黑琵保育的重要性。
他表示,目前最重要工作,要用僅存的生命完成「探索黑琵世界全紀錄」,要讓這瀕臨絕種的珍貴鳥類,美麗地展現在世人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