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兩名男子二十四日分別戴著仿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伊朗總統羅哈尼的面具,在紐約的一處廣場演出行動劇,呼籲兩人磋商如何促成敘利亞內戰停火的事宜。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歐巴馬二十四日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呼籲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就敘利亞化武問題通過強烈決議案,他歡迎伊朗政府不發展核武的宣示,並說伊朗核問題必須以外交途徑解決。但美方表示,兩國元首在聯大碰面一事,伊朗認為太過複雜,拒絕與歐巴馬總統晤面。
破冰?34年來最直接對話
歐巴馬在聯合國大會發表超過四十分鐘的長篇演說,鋪陳美國對敘利亞、伊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等中東和北非議題的外交政策。這也是美國與伊朗自一九七九年伊朗發生革命推翻王室以來,雙方最直接的一次公開對話。
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也在聯大發表演說。他表示準備從事「有時限及結果取向」的核子談判,並且不尋求升高與美國的緊張關係。他也呼籲美國總統歐巴馬在處理伊朗核子爭執時,不要受國內「戰爭販子壓力團體」影響,並希望華盛頓在這個問題上表達一致的聲音。他表示,如果歐巴馬拒絕「戰爭販子壓力團體的短視利益,我們可以達成處理彼此歧異的架構」。他重申核子武器「在伊朗的安全和國防信條上沒有地位」,伊朗的核子計畫「完全是和平的」。他表示,伊朗「對世界絕對不構成任何威脅」。
羅哈尼在演說中譴責美國動用無人機攻擊「無辜人民」,以及國際對伊朗實施制裁。
歐巴馬利用機會繼續推動制裁使用化武的敘利亞政府。他指出,美國、俄羅斯和多國過去已達成協議,安理會必須提出強烈決議案,如果敘利亞當局不按照協議行事,將面臨嚴重後果,若安理會無法通過決議案,就代表聯合國已失去執行基本國際公法的能力。
美伊外長今聚首 盼解凍
歐巴馬也指出美方鼓勵民選的羅哈尼走中道路線,羅哈尼說伊朗不會發展核武,希望就此達成協議,歐巴馬已指示國務卿柯瑞與歐盟、英、法、俄羅斯及中國共同協商。歐巴馬認為,與伊朗達成協議面臨許多障礙,但一定要嘗試外交途徑,伊朗面臨國際制裁只會更為孤立,新政府實質承諾有助於提升伊朗人民在商業、文化等面向的高度潛力。美國高階政府官員二十四日說,美國有意安排歐巴馬和羅哈尼在聯大碰面,但是伊朗表示此事太過複雜。一名官員表示,「(兩位領袖)將不會會面」。
而美國國務卿柯瑞和伊朗外長二十六日將與英、中、法、俄、德外長聚首,就伊朗核計畫展開新一輪會談。這將是美伊外長首度面對面會談,對一九八○年斷交的美伊關係堪稱重大外交突破。以色列二十四日警告美國,不應被伊朗在核計畫上的妥協姿態和花言巧語所蒙蔽。
柯瑞與伊朗外長查瑞夫的會面,將是二○○七年五月的前國務卿賴斯與伊朗外長在埃及國際研討會非正式會面後,六年多來的首度外長會見;這次罕見的會晤,也為雙方關係的解凍帶來一絲希望。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表示,以色列歡迎用外交手段解決伊朗的核計畫,但以色列不會被伊朗的煙幕彈所蒙蔽,伊朗仍在繼續實施核計畫,全世界都不應被欺騙。
美伊恩怨情仇錄
美國和伊朗的恩怨情仇,源自一九七九年伊朗伊斯蘭革命。當年宗教領袖柯梅尼發動革命推翻了親美的巴勒維王朝,不久伊朗大學生占領了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近一年,並將數十名外交官扣為人質,美國出動特種部隊營救未果。
美伊關係隨即降到冰點,冷淡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