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戰場打仗,無法保證成功,百分之九十照計畫,其餘就得仰仗膽識;但無論如何,合適的人選都是關鍵。
看看叢林裡當上猴王的,通常都是猴群中身經百戰的強者,人類雖不用經過齜牙裂嘴的廝殺,不過依然保有類似的遊戲規則。
將領的尊嚴與地位,從來不是因為職銜上冠著「將軍」的定語,或是肩章掛上官階決定的;能不能從爭鬥中領先,也不是單憑運氣等到貴人出手得來的;率領千軍萬馬,再剛烈的個性,再堅毅的意志,都無法改變現實的條件,要讓困難變成紙老虎,只有靠真本事。
一套經過完善規畫的策略,如不能好好的付諸實行,只會淪為紙上談兵;反倒是一個未經長遠謀畫的計策,如果交給合適的人放膽去做,雖然未必一次到位,卻有可能從嘗試中擦出火花。
先前說過,很多事業都靠人來決定成敗,「因人成事」、「謀事在人」、「人才立業」都提醒我們,與天才合作,是一條節省時間和成本的途徑。
但是一百分人才很難尋覓,有的人具備隱而不露的厚重品格,卻未必有護四海平安的孤勇氣魄,而且與能力相比,熱情和思維方式是否更加重要?所以與其找「最優秀」的人,不如讓「最適當」的人來操盤。
所謂合適的人,就是能緊盯著目標毫不鬆懈,能以自己的信念去進行更高層次的決策,不會鼠目寸光,一肚子牢騷。
人類受到感覺驅使,本能地追求舒適感,對於必須透過努力、耐心與紀律才能達陣的目標,通常閃得遠遠的,尤其是那些需要強迫自己改變的事。
而「智信仁勇嚴」的標準,督促著將領把潛力激發出來,成為一名「懂得解決問題的人」,遠見不是能把所有的狀況都謀算到,而是在操控決策中,不斷修正路線,做出正確的判斷,讓困難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