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師大首開國內大學先例廢除操行成績,引發學術界關注,讓大學生操行成績存在與否再次成為討論話題,而各校對此議題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佛大、南華等大學認為有存在需要性。
佛光大學校長楊朝祥表示,要以分數來客觀評量學生操行成績與品德表現確實不容易,例如有兩位學生操行成績分別是八十三分與八十二分,雖然成績高低有別,卻不代表八十三分的學生,其品德表現就一定比八十二分略勝一籌。但他也談到,由於目前高等教育仍有一些獎學金申請是將操行成績列為標準,因此在還沒有研擬好配套措施前,操行成績評量機制仍有其需要性。
不過,隨著教育發展,楊朝祥認為品格教育也應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味用成績分數來約束學生。以佛光大學來說,就開始提倡學生不是學校法令規章的追隨者,而是與學校共同成長的教育夥伴,勉勵學生學習做自己的主人,為自身行為負責,從中培養自主、自律精神。
對此,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也有同感。他表示,操行成績除了具有一定程度的規範作用外,現階段很多學術獎學金仍以操行成績為門檻,若完全拿掉,恐怕會造成申請上的問題,因此校方目前仍傾向保留操行成績評量機制。不過他也強調,品德教育重視的是具體實踐,以南華為例,學校長年推行三好運動、鼓勵學生服務學習,從日常生活中培養正向態度,日積月累下來,學生操行成績不但在八十分以上,更重要的是逐步將好品德內化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