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 獲佛光大學榮譽文學博士

羅智華 |2013.09.24
3135觀看次
字級
佛光大學榮譽文學博士莫言,在佛光大學的懷恩堂演講。圖/記者邱麗玥
莫言(左二)與家人、佛大校長楊朝祥(右一)、中文系主任朱嘉雯(右二)與星雲大師。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羅智華礁溪報導】獲得諾貝爾文學桂冠殊榮的作家莫言,昨天到佛光大學接受榮譽文學博士學位,受到師生熱烈歡迎。他在致詞時表示,自從得到諾貝爾獎後,歐、美、韓等國際學府都希望頒發他榮譽博士學位,但都被他一一婉拒,唯獨只接受佛光大學邀約。因為他特別喜歡「佛光」兩字,讓人感受到「佛光普照」的溫暖及發自內心的感動,也感謝佛大頒給他這樣的榮耀。

出生於一九五五年的莫言,寫過《生死疲勞》、《蛙》、《紅高梁家族》等知名作品,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山東大學講座教授,是第一位獲諾具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著作等身的他昨天一踏進佛大懷恩館就立即響起如雷掌聲,現場湧入近千名師生,就連走道上也坐滿了前來聆聽演說的學生。

全程觀禮的星雲大師致詞時談到,此次校方能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給莫言,讓身為佛大創辦人的他與有榮焉,儘管自己已高齡八十七歲,無論如何也要從高雄趕來宜蘭親自見證這場殊盛的頒贈儀式。大師說,在他看來,莫言能獲得文學獎有兩大原因,第一是他出生於貧苦但奮發上進;第二則是自學有成,靠著大量閱讀不斷累積創作能量與養分。

「苦是一種力量,會激發人們更上層樓!」大師說,自己跟莫言都來自貧苦之家,但也因貧苦賦予自己更努力向上的動力。大師並稱讚與孔子同樣是山東人的莫言,在文學上的成就如同一位「現代孔子」般,藉著書立說來教化人心、發揚文化,影響力既深且遠。(圖/記者邱麗玥 )

從佛大校長楊朝祥手中接過榮譽文學博士學位證書的莫言說,雖然自己的脖子很粗,卻難以承受這頂桂冠的分量。他謙虛表示,博士學位要具備專業知識,儘管自己在文學領域有作出成績,但距離博士水平仍有一大截,讓他獲頒博士學位,有些慚愧,但也打從心底感謝佛光大學頒給自己這樣的榮耀。

「莫言靠著努力自學成為文學家的奮鬥歷程,可說是年輕學子的最佳典範。」楊朝祥表示,佛光大學是國內第一所頒發榮譽博士給莫言的學校,這不只是為表彰他在文學上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彰顯他自學苦讀精神。他說,莫言與星雲大師很像,兩人都是從苦難中一路奮鬥過來,雖然受的正規教育不長,但做學問的認真程度卻比許多人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閱讀過的書比我們都來得多,這樣的求知態度正是現今年輕人最需要的,足以作為大學生的學習楷模。

楊朝祥笑著說,莫言獲頒博士學位後,就是佛光大學的「榮譽校友」,除了歡迎他日後多回來「母校」走動交流,佛大也計畫未來聘請他擔任駐校作家或講座教授,希望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感受文學家的風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